新春佳节,万家团圆。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江西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下基层、跑一线、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用文字、镜头记录城乡群众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讴歌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爱岗敬业的大爱情怀,展现赣鄱大地新年新面貌,生动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月31日,农历除夕,樟树市刘公庙镇雨雪交加。清晨6时许,江西日报社民生部记者付强就随同天佑社区干部刘阳等人来到集市,采访他们节日期间沉到一线服务群众的故事。调解邻里纠纷,走访困难群众,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停放,社区干部从早晨忙到中午,付强一直跟随采访。“本以为节日期间只有我们基层干部才忙,没想到你们记者也是放了假还在采访。”刘阳笑着对付强说。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1月30日下午,江西日报社记者通联部记者童梦宁收拾好行李,正准备动身回上饶老家过年,突然接到消息:南昌县冈上镇石湖村一村民因宅基地纠纷,与邻居发生肢体冲突。童梦宁当即取消回乡计划,立即前往采访,与镇村干部一起入户调解。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工作,当事村民握手言和。回到南昌的家中,已是晚上8时。“虽然耽误了回乡行程,但看到当事村民情绪变好,能欢喜过节,我心里很高兴!”童梦宁欣慰地说,“我热爱记者这个工作,在坚守岗位中,我也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一样的节日,一样的挂念。对于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村民谢秤发来说,今年过年与往年不一样,因为他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找到了失联多年的儿子。但由于各种原因,远在江苏的儿子今年还是不能回来团圆。为了帮助谢秤发弥补遗憾,1月30日一早,江西日报社赣州分社记者曹章保就赶到谢秤发家,帮助他与儿子视频连线,实现“云团圆”。看着谢秤发和妻子一会儿哭着笑,一会儿笑着哭,曹章保心里也泛起一阵酸楚:“我家在九江市柴桑区,距离工作地五六百公里,我又何尝不想早点回家,多陪伴父母。”临近中午,采访结束,曹章保才拖着行李,匆匆就近赶到于都火车站,踏上回乡的列车。
进社区、下农村,听民声、察民情。节日里,江西日报社上饶分社记者余燕来到上饶市广丰区霞峰镇,采访74岁的乡村老医生李信生。看着李信生手绘的村庄地图上,重点医疗保障对象的信息标注得清清楚楚,余燕感慨地说:“这种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同样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学习!”
一年天,新闻媒体人不休息,媒体“不打烊”,当然离不开编辑们的幕后坚守。除夕之夜,城市的大街小巷万家灯火,到处充满家庭团聚的欢笑声,但此刻,江西日报社出版部的办公室里,夜班编辑刘潇等人正专心选稿、编稿、拼版。2月1日凌晨2时许,版面顺利签付印。走出大楼回家,刘潇和往常一样见证凌晨南昌街头的模样。
2月1日,大年初一。江西日报首席记者邵平一早就来到办公室,与其他编辑一起讨论稿件。一个上午下来,邵平编发了《虎年来了,南昌动物园43只老虎“虎虎生威”》等多篇稿件。“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有7年春节是在办公室度过的。”邵平说,“作为新媒体编辑,我们要确保新闻24小时不间断。”
不是在采写新闻,就是在采写新闻的路上。新春走基层,行走在生机勃发的赣鄱大地,感受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江西日报社记者编辑采写拍摄和编发出一篇篇、一幅幅、一件件“冒热气”“有温度”的文字、图片、视频,呈现人民群众欢度中国年的喜庆景象,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生产生活画卷。
本报记者曹诚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