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谢志坚穿过的绣球草鞋。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的草鞋墙。晨报首席记者刘良昌图

红军战士欧阳洪长当年的家书。晨报首席记者刘良昌图

李才莲的妻子池煜华留下的老物件。晨报记者兰春图

池煜华每天在丈夫留给她的那面小镜子前梳呀梳,盼望着丈夫回来,就这样等了七十多年,直到年去世。池煜华生前图片

郭凤林讲述父亲当年长征的故事。晨报记者兰春图

四封长征前夕的家书,一双送给离别红军的草鞋,一面非比寻常的镜子,一碗“无盐汤”……这几天,晨报记者在于都、兴国、宁都等地再走长征路时,接触了不少长征时期与红军有关的物件。它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它们诉说着怎样的情怀?连日来,记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揭开一段段可歌可泣、令人动容的往事。

四封家书

长征前夕四封家书写满家国情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有四封长征时期红军战士及家属写的家书,这四封珍贵的家书是红军后代欧阳可辉捐赠给纪念馆的。在捐赠之前,他已经将家书保留了85年。

欧阳可辉向记者介绍说,这些保留下来的完整信件都是在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写下的,其中三封是当红军的父亲欧阳洪长写给家里的,还有一封是家里人回给欧阳洪长的,但由于部队已转移,这封信件被退了回来。这四封家书都有完整的信封,有落款地址等等。信封正面,盖有“红军家信免贴邮票”的印章;信封背面,“红军家属不可遗失”的字样和邮戳还清晰可见。

时间退回到年,18岁的欧阳洪长在这一年成了一名红军战士。欧阳洪长自幼父母双亡,后被叔叔欧阳荣发收养长大。年2月15日,欧阳洪长给叔叔写了一封家书,信中写道:“现我们在前方很久了,未曾写信于你们,我们不晓得叔叔身体是否(康健),不知家里一切情形事实……我的身体强健,你在家里不要挂念。”欧阳洪长在信中还希望家人宣传鼓动全体青年群众参加红军,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保障土地分田的胜利。

年8月30日与年9月9日,欧阳洪长又写了两封家书,交代了自己一切安好,并询问了叔叔欧阳荣发的身体以及家里的生活情况。他希望家人寄“纸洋弍元前来应用”,还嘱托欧阳荣发“家中要节省经济送到前方给红军”,并且请求叔母“做一双布草鞋”给他。他称自己与战友“在前方勇敢冲锋消灭敌人”,希望叔叔在家中要多做宣传,再次强调要宣传鼓动青年赤卫军到前线来粉碎第五次“围剿”。

一双草鞋

一双绣球草鞋见证着革命爱情

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二楼展厅内,有一扇草鞋墙,并以草鞋为元素形成了一幅中国地图。在草鞋墙下,一双鞋头系着彩色红心绣球的草鞋格外引人注目。

年10月,中央红军在于都县集结10天,于都的妇女们夜以继日赶制出20万双草鞋给红军。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说,当时集结在于都的中央红军有8.6万余名,他们要保证每位红军战士至少有两双草鞋。

而这双鞋头系着彩色红心绣球的草鞋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张小平介绍说,这是老红军谢志坚捐赠给纪念馆的。年,20岁的红军战士谢志坚要随部队转移,他的心上人——一个叫春秀的姑娘,连夜用黄麻编织了这双草鞋。黄麻柔软、有韧性、耐磨,和用稻草编织的草鞋不同。

“春秀,别哭,革命一胜利我就回来。你一定要等我!”年10月,在于都河畔,谢志坚泪别心爱的姑娘春秀,带着这双草鞋踏上了长征路。谢志坚视这双草鞋为珍宝,长征路上,这双鞋他只穿过两次:一次是过于都河时,一次是强渡大渡河时。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谢志坚又把鞋珍藏起来。

全国解放后,谢志坚回乡探亲才得知,红军长征后,春秀姑娘因与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而惨遭杀害。英雄百战归,不见心上人,谢志坚失声痛哭,在草鞋上缀上两个彩色绣球,以示永生不忘,并将草鞋捐献给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谢志坚生前时,只要有时间就会到纪念馆来看看这双草鞋。在病逝前的那段时间,他还在儿孙的搀扶下,先后三次到纪念馆看这双草鞋。

一碗“无盐汤”

宁都一碗“无盐汤”映出革命信仰真理

在赣江源头,赣南的北部要塞,有一个被人们称为“安宁之都”的地方,它就是宁都,是当年的中央苏区摇篮。

6月13日,记者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初入宁都,大家在喝汤时都感到奇怪:这里的淡汤,几乎没有咸味。

“煮汤不放盐,可能是宁都人民独有的生活习惯,并且流行了80多年。”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馆藏室研究员夏邦鑫说,这个习惯,还要回溯到上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前的那段艰苦岁月。

年5月30日,国民党中央政府颁布新《盐法》,对食盐的产销、储存严加管制,明令禁运、私卖。这一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宣告成立,国民党加大了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封锁的力度,在南昌设立了食盐火油管理局,并在苏区周边各县下设食盐火油公卖委员会,推行“计口售盐”“封锁匪区办法”,宣称“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落入共产党手里”。

当年中央苏区境内不产盐,而万军民每月的耗盐量至少有15万斤以上,一时之间食盐供应空前紧张,盐价暴涨,一块光洋在白区可买7斤盐,在苏区却买不到自身重量(7钱3分)的盐,所谓“盐顶七钱三”,还常常有价无市。看似普普通通的一粒粒食盐,一度成为了苏区的战略物资。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面对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双重压力,宁都人民全力支援红军反“围剿”和扫除封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无私援助红军。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物给物。生死与共,同甘共苦。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为了支援前线,让红军们有力气作战,宁都百姓们于是家家户户炒菜不放盐,煮汤不放盐,硬是把从舌尖上省出来的盐全部送到前线,送给伤病员。

从此,无盐汤被传承下来了,即使后来家家户户都不缺盐了,但宁都老百姓依然保持着喝无盐汤的习惯。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也不管是餐馆还是普通老百姓家里,端上餐桌的都是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无盐汤,人们喝的不是汤,而是革命传统。

“年,我的父亲退伍回乡时,特意带了一大包盐回家。”参与长征的老红军郭春福的女儿郭凤林说,父亲离家太久了,他并不知道,革命胜利后,宁都早已不缺盐了。如今,无盐汤成为了宁都一道亮丽的特色佳肴。

一面镜子

70多年的生死之爱的见证

在兴国县将军园展区,一幅照片格外引人瞩目——一位老人双手分别拄着树棍,深情地仰望远方,一旁陈放着他们的爱情信物——一面镜子。“3天新婚,70多个春秋的守望,许多人都会认为这只是一个爱情童话。”现场一位讲解员告诉记者,但这确实是发生在将军县兴国的真事,而照片中的老人便是年壮烈牺牲的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少共中央分局书记李才莲的妻子。

池煜华比李才莲大三岁,是李才莲家的童养媳,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年,两人正式结婚,才刚度过三天美满的婚姻生活,上级的调令便下来了,让李才莲火速离家处理新的工作。这个时候,池煜华才知道丈夫原来是一个革命者。

李才莲为了革命不得不暂别新婚妻子,于是他对池煜华说:“我要去革命了,革命成功一定回家,你等我回来。”池煜华因为喜欢李才莲,便尊重他的选择。最后一次分离时,李才莲送给池煜华的唯一信物是一面镜子,并且交代:“战争时期,消息很不确定,如果有人说我死了,千万不要相信,记住,等着我。

年,李才莲率领的游击队被敌人包围,一个警卫员叛变将他杀害。李才莲战死的消息传回来时,池煜华不敢相信,于是就找当地的同志询问。当地负责的同志说:“李才莲正在干大事,我们接触不到,不过千万不要听信谣言。”

池煜华只能半信半疑地回家,继续等丈夫归来,可是直到年全国解放,也没有听到李才莲的消息。但她始终认为丈夫没有牺牲,一定还在完成任务。于是在家乡振作精神,一边参加革命,一边等候丈夫。期间有人告诉她李才莲牺牲的消息,但池煜华十分坚定地否认:“错了,你们搞错了!李才莲没有死,他还活着!”

就这样,池煜华每天在丈夫送给她的那面小镜子前梳呀梳,黑发梳成了白发;每日在老屋前的门槛上望呀望呀,一尺多高的木门槛上磨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岁月在漫长的等待中流逝,一年,两年,十年过去了,李才莲依然杳无音讯。直到年,95岁的池煜华去世时也没有等到丈夫。

记者手记

在赣南采访期间,我一次次听到妻送郎、父送子参加红军等感人故事,一次次为苏区百姓支援红军的行为而感动。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聆听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令人动容,甚至让人落泪。

一双见证革命爱情的绣球草鞋,四封写满家国情怀的家书,一艘曾载着红军战士渡河长征的渔船……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摆放着曾经和红军有关的众多物件,它们承载着革命情怀,它们诉说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它们见证着浓厚的军民鱼水情。

当年,为帮助红军架设浮桥,于都人民把家中所有可用的材料都贡献了出来,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在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之后,又把自己的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为了支援红军,苏区妇女夜以继日赶制出20万双草鞋,众多百姓把家里的粮食全部送给远征的红军。

一盏马灯照亮回家路。当年,于都县百姓钟招子共养育10个儿子,其中8个参加了红军。为照亮孩子回家的路,钟招子每天夜晚把马灯挂在门前。但最终,他的8个儿子全部在前线牺牲,没有一个回来。

通过这些天的采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想信念之火,需要我们用信心和坚定去点燃。只有坚持心中的理想信念,才能让人产生持久不衰的精神动力,让一个人抛头颅、洒热血。

现在,我们正在走新的长征路,只要我们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就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能克服任何艰难险阻,不惧任何风险挑战,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编辑:陈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