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在这块红色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充分挖掘长征文化资源,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以守护一方平安为己任,强化思想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锻造了一支业务精良、作风硬朗、敢于担当的消防“劲旅”,在应急救援中不辱使命,建队以来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为构建“平安于都”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近年来,该大队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三等功1次,先后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被总队党委表彰为先进大(中)队,有18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汲取长征精神铸魂育人激发斗志
在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院内,有一条长征文化长廊,以文图的形式讲述了长征出发的历程,伟大的长征精神时时激励每一名指战员。
长征精神铸魂励志,离不开一个坚强的党委班子。该大队党委精诚团结议大事、抓大事、干成事,充分发挥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教育。该大队党委制定《思想政治教育计划表》,建立周报告、月讲评的常态工作机制,利用驻地红色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开展参观见学活动,广泛运用“故事课堂”“体会式”笔记、网络思想政治平台等新兴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专题教育、改革专题教育和“全员大谈心大讨论”活动,并通过“微电影”拍摄、红门朗读者、新老典型先进事迹大讨论等活动,让红色基因铸魂育人,激发全体指战员的昂扬斗志。
今年3月,在四川省凉山州森林火灾中,于都籍消防员丁振军在扑火中英勇牺牲。该大队开展多项活动向烈士学习,加强全体指战员献身消防事业的崇高精神。同时,该大队还组织队员参观红色旧址、聆听红色教育、开展红色服务、阅读红色书籍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唱响长征文化主旋律。
传承长征精神赴汤蹈火忠诚履职
7月14日,于都县普降大到暴雨,部分乡镇灾情较严重。该大队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值班领导第一时间调集各乡镇专职消防队迅速投入抗洪抢险中,由大队长连高广、教导员肖听、中队长雷雳分成三组奔赴到灾情较重的乡镇进行救援。全体指战员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成功疏散被困人员,共营救被困人员80人,疏散被困人员余人。
这是该大队誓死捍卫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真实写照。年以来,该大队共接警起,出动消防车辆次,消防员人次,抢救被困人员56人,抢救财产价值.1万元。特别是成功处置了于都梓山宏旺沙场救援等急难险重的任务,深受群众赞誉。在统计数据中,记者注意到,年的接警起数比年下降了27.59%。这离不开该大队攻坚克难,狠抓队伍管理。
主动争取经费保障,把队站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该大队将专职消防队员保障经费纳入预算,征召名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投入万元购置了26辆水罐消防车、套个人防护装备及其他消防器材装备,并在22个乡镇建立专职消防队。在城区建立5个小型消防站,全面配齐人员、车辆、装备,实现24小时执勤值守和联勤联训,通过每周组织跟班训练、每月进行考核,迅速形成战斗力,补足了消防救援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于都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练为战”,对标对表“主力军”“国家队”定位。该大队按照夏训、冬训要求从难从严施训,通过制定练兵计划、完善训练设施、开展练兵考核等措施,全面提升队伍技战术训练水平;常态化开展“三随三实”无预案拉动演练,对全县79家重点单位和个市政消火栓进行逐一排查,修订数字化预案79份;加大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四联”工作力度,配置了18个公网手台,配备了无人机、卫星电话、4G单兵、发电机、通信指挥车等通信保障设备,为每个队站安装了安正飞鸟指挥调度值班台、配置3个公网手台,并进一步规范灭火救援指挥APP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多种形式队站“打早、灭小”的初战处置能力。
层层负责,齐抓共管,全力构建群防群治体系。该大队以各类专项排查整治活动为契机,推动建立常态运转消防联席会议机制,确保了全县火灾形势持续平稳。年,该大队共检查社会单位家次,发现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处,督促整改处,罚款金额18.41万元,临时查封13家,推动政府挂牌督办并整改销案了4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有效整治了火灾隐患。
赓续长征精神竭诚为民谱写新篇章
在抓好班子和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该大队始终坚持正规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坚持“七个必须”,从“一床一被”“一盆一桶”“一花一草”等细节抓起,采购了指纹打卡机、卫生区安装了NFC内务卡,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万余元对营区破损处、楼层防水、绿化等进行维修改造,投入44万余元对训练塔设施进行了改造,投入18.4万元对生活设施、办公设施等进行更换,全面推进硬件设施改造,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新长征,再出发。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和百姓的“守夜人”,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全体指战员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始终对党忠诚,做到纪律严明,敢于赴汤蹈火,永远竭诚为民,谱写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来源:赣南日报年07月29日04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