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谭氏总群"加入谭氏家族
时间来到年,长征胜利已经80年有余了,全社会都在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力图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与此同时,更多人将目光聚集到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于都县。作为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之一,于都拥有众多革命旧址,是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区。除此之外,于都还是一座千年古县城,县境内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于都县葛坳乡澄江村是于都古村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它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客家古村,还与地理堪舆学界的祖师杨筠松、民族英雄文天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澄江村村落肌理保存较为完好,一栋栋古民居组成几大建筑群,井然有序地分布在村中的“井”字形古巷两旁。
村子四周群山环绕
犹如世外桃源
澄江村位于赣州市于都县葛坳乡境内,此处北近宁都,东靠瑞金,西依兴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从赣州市区出发,沿国道葛坳乡路段右转,不久便可到达澄江村。
于都县地貌复杂,有丘陵、盆地、山地,也有宽广的河谷平原及岗地,境内既有千米以上高峰,也有数百米的低山。县境南、东、北三面地势较高,分布有绵延的中低山脉。澄江村正是坐落在于都县北部的低山群中。
澄江村坐西向东,依山而建,村后的后龙山是村子名副其实的“靠山”,村前的七八座小山连成一线,则如同天然的巨大照壁。后龙山自南向北延伸,在距村子一侧二三百米处与村前小山相连,在村子周围形成了一个近乎闭合的数百米高的环形山。
澄溪河由北向南,穿过环形山,来到这个坐落在山间盆地的小村,尔后蜿蜒绕村而过,又从两山交汇处款款南流,最终汇入梅江。澄江村四季如春,千岩竞秀,河水浸润着这片“世外桃源”,带来了百顷良田,也孕育了古村悠久的历史文化。
建村于后唐
由杨筠松弟子选址
驻足澄江村北门,只见两棵直径近两米的高大的古樟屹立在大门前,仿佛在默默守卫着村子。澄江村村主任谭福荣告诉记者,这两棵樟树是古人种下的迎客樟,树龄达七八百年。由此可见,澄江村的历史更为久远。
告别两棵古樟,进入古村,开阔的田野和一栋栋民居以及远处绿意盎然的群山便尽收眼底了。谭福荣称,澄江村人口不超过人,都为谭姓。据《澄江谭氏族谱》记载,澄江村始建于后唐长兴元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澄江谭氏的先祖是唐末虔州(今赣州)防御使(地方军事长官)谭全播,开基祖则是谭全播之子谭文谟。谭文谟的岳父刘江东拜师地理堪舆学祖师杨筠松门下,学得一身堪舆学知识。待到谭文谟欲携家人归隐之时,刘江东为其挑选了一处风光秀丽、风水极佳的所在,便是今天的澄江村。
千百年来,澄江谭氏利用村子处于都、宁都、瑞金三地交通要冲的有利位置,勤劳奋斗,不懈经营,在北宋时,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族。历经宋、元、明、清四朝,澄江村逐渐繁荣,村中人才辈出,古建筑星罗棋布,是当地首屈一指的风水文化名村。
村落四周筑墙设门
文天祥为村门题字
据谭福荣介绍,古代澄江村人在耕读传家,入仕为官的同时,也不忘经商致富。澄江村的商人很多都能有所成,他们也乐于回乡建设家园以光耀门楣。在宋代时,澄江村已被建造得有声有色,村中民居、祠堂、学堂、商铺应有尽有。“当时因为村子富有,村人担心引来盗贼,还在村子四周建起了围墙,只在北、东、南三面留有村门,供村人出入。”谭福荣说。
筑起了围墙的澄江村如同一座城堡,村人生活在其中也更有安全感了。数百年来,围墙几近修葺,保卫着村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新中国成立后,围墙终于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变作残垣断壁。如今在村子的东门处,还能看见约米长的墙基,依稀可以看到其往日的繁华。
澄江谭氏能够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十分注重教育。据说,宋朝时,文天祥的父亲曾受聘在澄江村中教书,幼年的文天祥也随父亲在村中生活了数年,受到村人的恩惠。据《澄江谭氏族谱》记载,南宋淳祐年间(公元~年),澄江村人修筑围墙、开设村门,文天祥还特地为村门题字,并为谭氏族谱作序。
鹅卵石巷道串连古建筑群
村中排水系统发达
千百年来,澄江谭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也留下了总面积达余平方米的古建筑群。于都县客家联谊会副会长谭年清是澄江村人,对村子的历史、古迹了解颇深,他告诉记者,村中现有明清时期的客家祠堂24座,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始建于宋代。
村中古民居以这24座祠堂为中心,在其周围有序排列着,形成了几个古建筑群。房屋之间有古巷连接,若是从山上往下俯瞰,便会发现,这些小巷组成了一个大大的“井”字,一栋栋古建筑就矗立在巷道两侧。
沿着着鹅卵石古巷一路前行,不久便来到了村子中心的祠堂群前。排在最前面的一座祠堂名为“中宪第”,谭年清说,这是古代村人为纪念曾官至大夫的谭文景而建造的。同后面的23座祠堂一样,“中宪第”巍峨壮观,建筑内雕刻精美,足见澄江村曾经的辉煌。
澄江村的排水系统也很发达。由于村子背靠后龙山,巷道一侧的排水沟便可顺着地势,将雨水、生活用水等排到村中池塘。如此一来,即使是梅雨时节,巷道上也不会雨水横流,村中也不会太过潮湿。
村中的数口池塘不仅可以净化雨水、污水,还可起到消防、灌溉等作用。池塘并不是这个排水系统的终点,排入池塘的水还会顺着村中的沟渠一路向下,最终汇入澄溪河中。
村民注重保护文物
村中存留众多古迹
自后唐时建村以来,澄江村历经繁华,曾富甲一方的澄江谭氏在村中修建了一座座祠堂、牌坊、寺庙、民居、茶亭、学堂,此外,村中还遗留有古时的石雕、水井、器皿等文物古迹。在澄江村东南侧,还有一处始建于宋代的占地上万平方米的澄江圩。这些历史遗存是古村人善于经商、重视教育、为官入仕的明证,它们之所以能留存下来,则离不开村人对祖宗遗产的精心维护。
谭福荣告诉记者,澄江村人历来都很重视文物保护。近年来,村人成立了澄江古建筑群管理委员会,踊跃投入到对村中古迹的保护中,还曾多次自筹资金用于修缮受损的古建筑。澄江村人相信,这个历经千年的历史文化名村必将越来越好。
来源:江西晨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最新家族动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