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江西日报》整版刊发了稿件《于都: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从乡村振兴、工业产业和红色旅游方面,报道我县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奋力谱写于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于都: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富硒蔬菜大棚硕果累累、纺织服装产业蓬勃发展、红色旅游井喷式增长……仲夏六月,行走在于都城乡,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于都县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把党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奋力谱写于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乡村振兴潜力迸发、工业产业强势崛起、红色旅游绽放异彩。
党建引领争做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果蔬丰盛、阡陌交通、白墙灰瓦……走进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点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一幅幅美好景象呈现眼前。
潭头村一度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电压低、道路差,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潭头村实施“打造过硬村组干部队伍”“锻造优秀党员先锋队伍”“筑牢党组织堡垒”三大工程,从能人、大户、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把懂经济、会管理、作风正的人作为后备人才,不断筑牢基层堡垒。在新选任村组干部中,致富“领头雁”有12人。在“领头雁”的带动下,潭头村成立了旅游发展理事会,围绕打造蔬菜特色村、“不忘初心”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秀美乡村,年潭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8.8万元,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百万元,村容村貌实现了完美蜕变。
盛放的兰花争奇斗艳,连片的大棚气势恢宏,优质水稻一碧倾野……在禾丰兰花小镇,一座集兰花观光、蔬菜种植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特色小镇映入眼帘。
注重“选、育、管、用”,建强头雁队伍。于都县从致富能手、务工返乡优秀青年、高学历人才、退伍军人中选拔任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层次、多举措、全覆盖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教育培训,有效提升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葛坳乡小源村44岁的周新福是源辉专业种养合作社负责人,养殖肉鸽1万羽,通过吸纳村民入股、享受“一村一品”产业奖补和利息分红的形式,带动村民增收;在今年年初的换届选举中,周新福高票当选为小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副书记曾志华是谷禾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水稻亩,带动村民每年增收元。村治保主任曾九龙是一名预备党员,养殖肉鸭多只,带动村民每年增收元。
强化党员管理,助推作用发挥。于都县创新党员“四式”管理,通过“目标式”管好先锋型党员、“引导式”管好完成任务型党员、“服务式”管好力不从心型党员、“跟踪式”管好丧失作用型党员,全面提升党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激发党员先锋创绩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党员致富项目个,党员致富带头人人,设立党员示范岗个,选树宣传新时代赣鄱先锋14人;已建成8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第三批4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党建引领打造中国纺织服装名城
“每个月能有多元的收入,不比在外地务工差,还能照顾孩子上学。”在江西脉动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年轻女工肖林林高兴地说。
以高产能推动高效益,以高效益促进高收入。江西脉动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持续发力,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产业转型。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于都县工业园区党委在脉动智造成立党支部,派出党员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全力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转化成服务企业发展的巨大动能。“我们把党支部建立在企业,充分发挥党对经济发展的领导作用,提升服务能力。”于都县工业园管委会企业服务股股长、脉动智造党支部书记赖石说。
“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让党员先锋岗成为引领全体员工‘比学赶超’的旗帜。”脉动智造党员先锋岗班组长刘继红介绍,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他们把每月两次的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沉入一线躬身实践的动力,生产业绩连续飘红。
脉动智造以高产能推动高效益,以高效益促进高收入,这是于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新设备、新平台,结构创新、销售创新,让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江西布威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广辉说,在于都县推出人才引进补贴,为工业园区员工解决小孩上学难题,搭建招工平台,免费提供招工服务等,年公司营业额就突破了万元,比年翻了三番。年7月,于都县人民政府出资组织力量前往杭州,参加跨境电商学习,带动该县6家企业从事跨境电商销售。
继获评“中国纺织服装名城”之后,年12月,于都县又跻身全国6家纺织服装行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之列。
近年来,于都县把纺织服装定位为首位产业,聘请中国服装行业协会专家团队编制《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致力于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聚焦纺织服装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全面加快建设智造基地、设计中心、展销中心、检测中心、物流中心、面辅料市场、服装学校等“十大公共平台”;持续提升园区平台承载力和聚集力,园区面积从原来的5.3平方公里扩展至11.3平方公里;先后投入71亿元,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产城融合;为首位产业发展提供完善配套,总部大楼、设计中心已建成使用,水洗产业园、展销中心、FDC面辅料数字图书馆等已经投入使用。
党建引领探索红色旅游发展路径
“就算是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要把发电机背出去。”端午小长假,在岭背镇谢屋村,村里的红色故事讲解员绘声绘色地向游客一遍遍讲述“长征模范”谢宝金的故事。
谢屋村是“长征模范”谢宝金的家乡,全村有名有姓烈士30多名,是有名的红军村;周边水头村、上营村、禾溪埠村均为人口大村,区位效益、示范效应、传承效应尤为凸显。谢屋村又是明代广东都指挥使司谢宁的故里。谢屋村深度挖掘厚重的古韵文化,充分发挥贤良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让步蟾坊、东山世家祠、九井十八厅、鹏搏北海门楼、揽秀楼、古驿道绽放异彩,助推乡风文明、邻里和谐。
于都是千年古县、文化名县,拥有处红色旧址,有2项国家级、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底蕴深厚。在建设过程中,各乡镇以党建为引领,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等,围绕本土历史文化,做好“文化+”文章,将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农耕文化、体育文化,结合本地独有的一些擂茶、酱油、珍珠粉、龙珠茶、兰花等特有的产业文化,在乡村建设中有机融合,或建成村史馆,或建设体验所,或成立合作社,彰显文化底蕴,重现文化魅力,让千年古县的文化在农村代代传承。
在仙下乡龙溪村,依托龙溪村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当地政府按照“旅游+产业”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帮助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年7月,该村老朱组的朱福生把自家的房子重新装修后,办起了民宿,仅仅两个月就接待了70多人次的游客。年,龙溪云端康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民宿累计接待住宿游客余人次。
在桥头乡乡村振兴示范点水背村,一件件红色文物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峥嵘;一张张发黄照片诉说着浴血奋战的苦难辉煌,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切入点,以红色旅游助推红色文化传承与光大,促进乡村振兴。
在段屋乡围上村,该村以“长征零起点”为切口,不断加大红色旧址修缮保护力度,让红色旧址再现往日辉煌。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来自浙江的吴女士说:“一直以来,我对红军长征这段历史很感兴趣。趁着假期来这里,亲眼目睹了红一军团排以上干部会议旧址,深受鼓舞。”
据于都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于都把红色旅游融入大规划,将红色旅游业与工业与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不仅发展了红色旅游,还带动了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形成了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为核心、多个精品区域为支撑的“众星拱月”全域旅游发展架构。(宋嘉华/文)
来源:江西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