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荨麻疹医院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5950.html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

学好党的历史

讲好红色故事

作品:无盐汤

诵读:张春玫

来源:医院第三党支部

报送:于都县委组织部

在赣江源头,赣南的北部要塞,有一个被人们称为安宁之都的地方,他就是宁都,就是当年的中央苏区摇篮。

这里山高林密,人民拥护红军,优良的地理位置和人民条件,成为红军诱敌深入的理想地域,这里成了国民党军队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企图使苏区“无粒米勺水之接济,无蚍蜉蚊蚁之通报”。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面对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双重压力,苏区居民毫无畏惧,与敌人展开了一场亘古未有的大决战。

宁都人民全力支援红军反“围剿”和扫除封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无私援助红军,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物给物,生死与共,同甘共苦,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严密的经济封锁,苏区物质严重匮乏,由于宁都不产盐,外面的人又进不来,导致食盐告急,看似普普通通的一粒粒食盐,一度成为苏区的战略物资。为了支援红军前线有力气作战,家家户户炒菜不放盐,蒸汤不放盐,硬是从舌尖上省出来的盐全部送到前线,送给伤病员。

从此,无盐汤被传承下来了,家家户户依然有滋有味地喝着无盐汤。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不管是餐馆还是普通老百姓家里,端上餐桌的都是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无盐汤,人们喝的不是汤,而是革命传统。

如今,无盐汤成为宁都一道靓丽的特色佳肴,八十多年过去了,盐—对于宁都,对于苏区,对于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再是稀缺紧俏的东西了,宁都人依旧守着碗里的清淡,犹如他们一如既往的坚守着,像汤一样清澈见底的本色和淡泊低调的脾气,这种本色和品性是从文乡诗国的厚重文化和革命战争的血与火中沉淀而出,历久弥新。

一碗无盐汤,映出历史的由来,映出我们来时的路。这条路,是信仰之路。这份“盐”,给红军以力量;这份“无盐”,则昭示着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