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梓山镇梓山村村民蓝日辉(中)在承包的大棚里检查柑橘生长情况。于都县供图
中新网赣州7月23日电题:江西于都少数民族村的幸福蜕变:大棚里孕育出好日子
作者黄桥路杨赟李韵涵
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贡江边梓山畲族村十里樟林旁的一个果蔬大棚里,年至七旬的蓝日辉正冒着高温,为果树除草。足有两人高的长果桑树上,一串串中指长的桑椹散发着浓郁的果香。
“长果桑椹现场采摘20元钱一斤,这排桑树今年起码能收个元。”曾经的贫困户蓝日辉说,这个果蔬大棚从合作社承包过来,搞果树育苗和乡村采摘游,今年产值估计有六七万元,“真没想到,大棚里孕育出好日子!”
江西于都梓山畲族村是江西重点少数民族村。全村近人口,其中畲族人口多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
年,为了以产业衔接,走上长远发展道路,于都县建设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产业园北区计划建设亩。截至目前,已流转梓山村亩农田建设标准化果蔬大棚。
“我家流转了2.7亩地,每年流转费收入不少于元。平时,我在合作社务工,每天工钱80元。年底,合作社还给每人近元的分红。”已经脱贫的贫困户欧阳景晖谈起近几年家境转变,笑声朗朗。
富硒蔬菜产业带动了大批梓山村人脱贫致富。村党支部书记蓝世川算了一笔账:依托富硒蔬菜产业,全村有户贫困户加入“一村一品”合作社,贫困户除享受到了产业奖补,每年还能享受6%的固定分红。而整个产业园,时蔬年产能达2.5万吨,吸纳了近百名梓山村村民务工。截至去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户人,贫困发生率由年初的14%下降到了0.46%,实现整村脱贫。
“脱贫只是奔小康的起点,真正的脱贫致富,还得让经济发展从实现‘输血’到实现‘造血’转变,要不断增强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蓝世川说,内生动力来源于强健产业基础、激发村民创业热情。
为了强健产业基础,年,村里实施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亩;修建了17公里通组路,彻底改变了河头、曾屋等村小组落后的交通状况。
随着富硒蔬菜产业的发展,年梓山村全村经济总收入万元,人均达到元,人均收入跨越当地平均水平。而乡村采摘游带来的休闲农业,正在成为村民致富路上的又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蓝世川表示,为了更好地推进休闲农业发展,村里在积极引导村民投入相关产业的同时,还瞄准了村边江岸十里香樟林绿色资源、村里蓝氏畲族民俗风情特色资源,欲让多种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