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右一)在采访红军家属及后代。

追寻革命先辈足迹,重温峥嵘岁月。昨日,记者跟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继续在于都再走长征路,记者来到红五军团长征渡口等地,听老船工后代讲述撑船助红军渡河的故事,感受长征出发亲历者追忆当年送别红军动人情景。

船工护送红军渡过“长征第一河”

在于都县罗坳镇中央红军第五军团十三师长征渡口,年近八旬的李明荣老人站在“长征渡口”纪念碑前,向记者讲起了父亲李声仁渡红军过河的往事。

年10月16日,以打鱼为生的李声仁正在捕鱼,几位红军前来打探水情,红军询问李声仁能否撑船助红军渡江。“我父亲知道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当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红军,并迅速联系召集了二十余艘船。”李明荣说。

李明荣说,当时小船每次能渡10个人左右,大船每次能渡20个人左右。由于不能暴露目标,他们选择在晚上撑船渡过于都河。“送红军渡河时,我母亲掌舵,我父亲划船,一趟接着一趟。”李明荣说,由于人数较多,撑船划船花费了大量体力,父亲感到饥饿,准备洗米做饭,红军说天亮前战士们要全部渡河,于是,父亲干脆就吃生米充饥。

经过一晚上的努力,在天亮之前,第五军团十三师胜利渡过于都河。渡河结束时,红军将船工召集在一起,给每一条船发了大米和银元,并诚恳地告诉他们:“红军不会忘记你们渔民兄弟。今后,我们一定会回来。”

“我父亲他们运送红军渡河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报复,辗转去了泰和、万安等地,去那里谋生。解放后,他们才重新回到了于都。”李明荣说。

长征出发亲历者忆当年送别红军情景

电视剧《绝命后卫师》让不少人记住了红军三十四师,年在红军长征期间,红三十四师作为红军的殿后部队,担任着在长征路上掩护红军主力部队突围的任务。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人数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陈树湘最后壮烈牺牲,全师官兵大部分阵亡。

今年92岁的红军烈士熊柏山之子熊德昃至今仍记得三十四师在鲤鱼渡口渡过于都河的情况,虽然当年他才6岁,但那段记忆他一辈子不会忘记,因为他当时就在现场。“当年,红军分多路赶到这个渡口,我们全村人也赶到这个渡口,有大人也有小孩,都来帮红军渡河,现场人山人海。”熊德昃说:“当时凡是红军用得上的东西我们都拿过来了,有凳子、门板、床板,帮他们搭建浮桥,为了让浮桥固定,村民们砍下了竹子来打桩。”

当时村民送别红军的情景让熊德昃印象深刻。“大家送果子,送点心给红军战士,红军说不能收,大家就偷偷塞进红军战士的口袋。为了不让红军战士喝河水,大家把家里烧的开水也送过来。”

当时,熊德昃还盼望能在队伍中见到参加红军的父亲,可遗憾的是没能见到父亲。由于父亲参加红军,他的爷爷和妈妈被国民党抓了起来并严刑拷打,逼问父亲的下落。“我的妈妈经受住了严刑拷打,没有供出父亲。”谈到母亲,年过九旬的熊德昃眼泪流了出来。后来,共产党来了,动员他读书,他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改变。

◎记者手记

总有一种故事让人感动,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口,红军小道,红军村……这几日,记者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县采访,沿着当年中央红军集结长征的足迹,在烈日下或者是雨水中一路追寻,聆听着这片红土地上的人们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追忆,心绪始终激荡而火热。

老话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红军长征的苦和累,或许只有重新走过长征路才能体会到。

这几日来,记者在于都县多个乡镇,多个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进行深入采访,行程上百公里。虽有汽车代步,有向导引路,但采访途中仍然感觉长路漫漫。这几日,每天早晨7点起床,8点出发,晚上回到驻地时已是深夜。当媒体同行的脸上都写满倦容时,大家也开始思考:当年红军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恶劣环境中,何以能够凭借两条腿走过二万五千里?

一路行走,一路追寻,一路思索,答案只有两个字:信仰。在中央红军长征孟口渡口采访时,红军烈士杨有发孜的后代杨成祥告诉我,因为相信共产党,相信红军,孟口村仅一个组就有13名青年集体参加红军,不畏牺牲,投身革命洪流之中。

这几日来,听着一个个鲜活而又动人的故事,记者深受感动,内心受到震撼和启迪。尤其是99岁的红军烈士遗孀段桂秀,她的丈夫年参加红军,年在福建牺牲,为了丈夫一句“等我回来”的承诺,她一等就是80多年。类似让人深受感动的真实事例实在太多。

如今,重走在长征路上,当年的战火纷飞早已不见踪迹,但信仰的丰碑却在我们的心里愈加清晰。

编辑:涂远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