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赣州3月13日消息(记者盛杨泳通讯员肖章荣)近日,记者走进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铁山垅镇丰田村,看到的是静谧的村居、绿色的产业,听到的是红色的故事以及丰田村与中华钨矿的美丽情缘。
“丰田村是共和国第一国企——中华钨矿公司所在地”“全村有69人参加红军”“解放后,仍有16%的劳动力在钨矿工作”……老人的记忆里都有很多祖辈口口相传的红色故事。
然而,曾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丰田村,村里的农业却一度因土质差而不振。“多亩耕地,有亩不宜种植粮食。”丰田村党支部书记邱旺忠告诉记者,丰田村的另一边是矿区,工人多,按说村里的农作物应该很受欢迎,可村里的水稻却销不出去。
丰田村一角(央广网发肖玲摄)
“产出的稻米粒小,又干涩,口感不好。”邱旺忠叹了口气说,农业产业不振是村里的大难题。一直以来,村里两成劳动力在矿区上班,六成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下因家有老小实在离不开的,只能在附近做些零工以谋生。
如何破局?丰田村的出路在哪?
修路、改水,丰田村还实施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仅年,先后有6批客商到现场调研后甩袖子走人。
土壤要改良,地也不能荒。近年来,于都县坚持矿山治理与生态保护、发展旅游、土地复垦等相结合,在中华钨矿公司旧址上建中国钨矿博物馆,对丰田村等周边村庄进行修缮提升改造,建铁山垅红色教育旅游休闲基地,以中华钨矿公司旧址为依托,以红色文化为主线,融合矿山历史、工业遗址、科普教育、山水林田湖项目和秀美乡村建设,打造集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党性教育、科普教育、地质公园、休闲观光、民风民俗、休养避暑于一体的红色教育旅游休闲中心。
丰田村航拍图景(央广网发肖玲摄)
经过多年的努力,丰田村环境美了,游客多了。年,也有产业在丰田村落地了——种植牧草余亩,其它地方种植水稻和别的农作物,39名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就业。
“平时,帮基地种草、施肥和割草,有80元一天,还能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伴。”脱贫户曾六招高兴地说,在牧草基地的工资,加上村里安排的工益性岗位工资,自己有收入,不仅不拖累年轻人,还能给他们存上一小部分。
“年村集体经济增收23万多元,年目标50万元。”邱旺忠信信满满地说,当下,铁山垅镇已经在当地逐步推进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康养休闲等各类项目建设,让文化创意、红色教育、乡村民宿、观光农业等产业协同共进、融合发展,着力打造钨金小镇。为更快地融入旅游业,今年村里将牧草产业改为经济效益更为可观的培植草皮,光这一项就能增收20万元左右。
“此外,我们还要在池塘培植荷花,设计乡村民宿……”在邱旺忠的规划中,记者仿佛看到了夏日度假的盛景:绿色的草皮、金黄的水稻、美丽的荷花,映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袅袅的炊烟、摇摆的秋千,还有游人的欢声笑语,送走了黄昏的最后一抹色彩……
央广网发肖玲摄
如今,拦沙坝下,丰田人正在全力做好乡村振兴的“绿色”文章,昔日荒地变“宝地”,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