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议事厅
长三角城市人口增长排位:谁起谁落?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朱枚洁
各地正陆续公布年常住人口数据。
人靠脚投票。每年,城市人口流入的数量向外昭示着自己的城市吸引力。
长三角强市如云,多个都市圈划分“地盘”、同台竞争,哪些城市人口正在涌入?哪些强市人口吸引已显乏力?
本文将聚焦长三角年常住人口超万的大城市,通过观察常住人口的数据变化,展现过去十年,长三角大城市人口流动的趋势。
目前,长三角一共有41座城市,其中3座城市人口超过千万,18座城市人口超过万。3座千万人口大城分别是上海、杭州、苏州。18座城市人口超万城市的分布为上海1座,浙江7座,江苏7座,安徽3座。
注:常住人口数据来自各地年统计公报;年常住人口数据来自各地七普人口数据,较上年比增量的计算以此为准。作者自制浙江城市占据人口增长前三甲
年常住人口,长三角城市增长超过10万人的是杭州、宁波、嘉兴、南京。这也是人口流入的前四强,常住人口增长分别为26.8万、14万、11.5万、10.9万。
常住人口增量刨除自然增长的部分,可以得知城市人口净流入的水平。
除了南京尚未公布自然增长率,杭甬嘉三城的人口净流入都超过10万人。这三座浙江城市,也占据了长三角人口增长的前三甲。
合肥尚未公布年常住人口数据,不过近年合肥保持着较为迅速的人口增长,吸引不少安徽人口回流扎根。年安徽全省新增常住人口10万,考虑到安徽部分城市处于人口流失状态,合肥很可能人口增长超过10万,与上述四城掰手腕。
人口增长的第二梯队是温州、常州、金华、绍兴、苏州,五城常住人口较上一年增加5万至10万。除了苏州尚未公布自然增长率,其余四城人口净流入也保持在5万人以上,具有一定的人口吸引力。
相应的,剩下台州、上海、无锡、南通、盐城、徐州等城市组成第三梯队,无论常住人口增长还是人口净流入都未超过5万人。其中,上海、南通刨除自然增长后人口净流入约有4万多人。徐州则处于人口负增长的流失状态。
另外,安徽阜阳、宿州二市尚未公布年常住人口。据七普数据,年至年间,阜阳年均增长率为0.76%、增长平缓;宿州年均增长率为负,处于人口收缩状态。上述两城年人口增长规模大概率处于上述第三梯队,甚至可能与徐州同样面临人口流失。
明显,在人口增长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城市中,浙江较江苏更具优势。现统计的九座年人口增长超5万人的城市中,来自浙江的有六座、来自江苏的仅三座。
当下,由于生活成本、户籍门槛等原因,近年上海人才正在向周边溢出,长三角强市则是主要的承接地。年江苏“双子星”南京、苏州的人口流入相比浙江的杭州、宁波明显逊色。作为万亿俱乐部的南通、无锡也并未表现强劲的人口增长。
反观浙江,不仅杭州“断层”领先,宁波紧随其后,嘉兴、绍兴、金华等“新秀”也表现不俗。
上海“左臂”嘉兴已成黑马
仅凭一年的人口增长数据来观察城市“起落”不够全面,更何况,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比较大。
拉长时间,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看,一些趋势依然成立,例如嘉兴在人口吸引力上的强势崛起。
论-十年间常住人口增量,嘉兴以增长89.92万人挺进长三角前十,力压常州获得第九位。并且,嘉兴城市经济体量、人口规模不算大,如果计算-十年间常住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嘉兴已超越南京、无锡、南通、常州等江苏强市。
据七普数据,嘉兴十年间常住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4%,南京为1.53%,无锡为1.59%,常州为1.40%,南通为0.59%。
与人口大量流入呼应的是,嘉兴近年经济高速发展——年GDP约为3亿,年站上6千亿台阶,并在年实现对省内台州的超越。另外,嘉兴年全市财政收入超过温州,排至省内第三,城市“财力”持续增强。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也位列全省第三,已成为浙江仅次于杭州、宁波的“富城”。
作为长三角腰部城市,嘉兴以“黑马”之势快速崛起,离不开上海都市圈的带动。
苏州与嘉兴同为上海的左右臂膀,早在年,嘉兴就审时度势,提出了“接轨上海、开发乍浦、三沿并举、联动发展”的思路。不过从历史上看,沪宁线的工商业往来、轨交基础设施要比沪杭方向发育更早,嘉兴自身的工业基础、城市体量也与苏州不可相提并论。
应该说,至“十三五”,嘉兴对接上海进入了加速期。
年公示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已透露将“构建上海与苏州、无锡、嘉兴、南通、宁波、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
年浙江发文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省级层面的支持,为嘉兴对接上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浙江也要求示范区在创新政策、产业、科创、交通、公共服务上开展接轨和协同工作。就在当年,嘉兴与上海签下了30个高质量合作项目协议。
自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更是如鱼得水,把牢承接上海辐射的浙江“门户”定位,推动蝶变跃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让嘉兴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机遇。”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表示。
近三年,乐高、松下、日本电产、飞利浦等84家世界强企业在嘉兴投资了个产业项目。而嘉兴50%的外资项目借力上海平台招引,30%的工业产品为上海支柱产业配套。同样,近三年嘉兴新引进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29个,其中也不乏从上海引进的中晶大硅片、润泽长三角国际信息港等百亿项目。
今年2月,嘉兴提出今后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万亿。嘉兴不仅意欲对浙江第四位的绍兴发起挑战,也对未来超越浙江“老三”温州抱有野心。背靠上海起飞,它是否会复刻苏州之路?
部分苏南强市初显疲态
不仅嘉兴保持高速人口增长,上海西面的苏州同样是人口赢家。苏州虽年表现中等,但-十年间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也就是说,尽管上海有意控制人口规模、新增人口较少,但上海都市圈地缘最紧密的两位成员,苏州、嘉兴正在进行高速人口扩张。
需要对比的是,另一座与上海接壤的城市南通,并未复制上述两城的趋势。南通年人口净流入不到5万人,-十年间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9%。尽管南通早已打出上海“北大门”的口号、发力接轨上海。但南通与上海有长江之隔,自年沪苏通铁路开通后才能经苏州张家港市、太仓市直达上海,与上海经济往来不够便利。
结合年及七普数据来看,杭州—宁波,苏州—(上海)—嘉兴,已成为长三角人口净流入的两大高地。
杭州—宁波双城不仅在年人口流入规模高居榜首,在七普数据中两城十年间常住人口增长数量同样是长三角前两甲,年平均增长率也居于高位,分别为3.21%、2.15%,超过苏州—(上海)—嘉兴的这一组团。
数据来源:各地七普人口数据作者自制南京、无锡、常州等苏南强市仍保持较好的人口吸引力,十年间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53%,1.59%,1.40%,但相比杭州—宁波,苏州—(上海)—嘉兴这两大组团的增长速度,仍显平淡。在上文所述的年人口增长情况中,也是如此。
除了嘉兴的异军突起,明显,时下浙江双子星的人口吸引力已对苏州以外的苏南城市形成确切的超越。
众所周知,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是苏南城市群中的主要城市。目前江苏全力支持南京提高首位度,苏州正继续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做好接轨上海的文章,夹在南京与苏州之间的无锡、常州则略显尴尬。
常州被南通替代为“苏锡通”在民间已流传多年,身为万亿城市的无锡,年人口净流入仅约为2万人,同样面临人才吸引力不足的挑战。
实际上,省级层面,江苏人口净流入无论在年还是七普数据中,都已远逊于浙江。
一方面,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创业就业市场较活跃,而江苏国企较强,这种地方经济风格的差异对人口吸引力带来影响。产业上,杭州“特长”互联网经济吸引着大量年轻人、大学生“入局”。
另一方面,江苏万亿强市虽多,但拥有强劲人才吸引力的城市不多,也是江苏之痛。时下,江浙沪都面临越发严峻的老龄化挑战,都正急需更多年轻人口流入、优化人口结构。今年,江苏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推动其万亿强市更好担当人口集聚的功能已十分急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