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禄山镇金沙村的红军小道

时而依山,时而傍崖

年10月,中央红军一支部队在这里秘密进发,突破了长征路上第一道封锁线。在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主题采访活动中,重走长征路的记者们来到这里,重温当年的艰辛征途,感悟不变的初心使命。

近年来,慕名前来于都感受红军长征的人越来越多,红军长征小道成为热门“打卡点”。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祁禄山镇精心挑选了一些村民,又找来专业人员,从知识讲解、服装礼仪、带队技巧等方面对这些村民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红军长征小道上的引路人。

“作为红军小道上的引路人,不仅能够提升自己,还能锻炼身体和意志。”金沙村村民黄淑华说。

今年25岁的黄淑华,结婚后和丈夫一起在广东的制衣厂务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厂里的订单明显减少,她只好带着2岁的孩子回到祁禄山。5月旅游逐渐升温,各地前来红军小道重走长征路的游客不断增加,她便报名参加了祁禄山镇组织的免费培训,成为红军小道上的一名引路人。

今年23岁的刘彩虹,家里有5口人。年,因为缺技术,她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彩虹说,成为引路人后,她的眼界开阔了,知识丰富了。

“每讲解一次,我对家乡就多了一分了解,对家乡的热爱也多了一分。”成为红军小道的引路人后,刘彩虹每天都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小道狭窄,只有差不多一脚宽。长征永远在路上,咬紧牙关才能一路向前,矢志不移就能抵达远方。对每个人来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就是长征精神的弘扬,就是长征故事的延续。”同为红军小道引路人的李铁华说。

48岁的李铁华,年从祁禄山农场下岗后,向亲朋好友借了3万元钱,靠着自己掌握的医疗技术,在村里开了一家诊所,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自从城乡居民医保政策推出后,很多患者纷医院看病,她的诊所冷清了下来。有了更多空闲时间的李铁华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了引路人培训。

“那位坚强的大姐感动了我。”李铁华说,今年6月,她引领一家公司的员工80余人重走长征路。在接近老鹰山时,一名50多岁的女游客一不小心脚崴了。李铁华上前想搀扶她,但她强忍着疼痛,摆手婉拒,她继续往前走了米的路程,最后实在坚持不了了,才在路边蹲了下来。李铁华和几名游客一道把这名女游客扶上了车,医院治疗。“那位大姐说,我本来就是来重走长征路的,怎么可以随便就放弃呢?大姐的话一直激励着我。”李铁华说。

袁九香在祁禄山圩上做早餐生意,但只要轮到她带队,无论再忙,她都会放下生意去引路。两个月不到,她就为多名游客提供了引路服务。

“红色旅游和品牌推广是乡村振兴两只迈开的脚,做好红军小道精品旅游线路,铭记那些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奇迹,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祁禄山镇党委宣传委员刘炳发说,祁禄山有茶油、蜂蜜、香菇、笋干等土特产,期望通过组建26人引路人队伍的契机,让每一个引路人学好知识,提升自己,做好游客引路人,创建祁禄山红色旅游品牌,为热销土特产创造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刘燕凤于都县融媒体中心肖章荣、宋嘉华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