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公安报

10月21日,江西省于都县公安局驻张军村第一书记温树华(右)走访贫困户。

57岁的江西赣州街坪村村民杨臣先,一生搬了两次家。

第一次是年,为了修建赣江中游的大型水库——万安水库,当时25岁的杨臣先挥别故居,就地后靠迁进了山坳里的土坯房。“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连通外界,就像是与世隔绝。”

第二次是年。经过30年风雨冲击,杨臣先的土坯房已经“摇摇欲坠”,成了危房。在江西省赣州市公安局扶贫工作队精准帮扶下,55岁的杨臣先领着妻儿,在村里的旅游大道旁,盖起了两层小楼房。站在自家小楼前,杨臣先摸着墙体告诉记者:“我自己会盖房,就没有找施工队,都是扶贫工作队队员和我们一起,一砖一瓦垒起来的。”

两次搬家,一次为了生存,一次为了生活。谈起自己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杨臣先说,最要感谢的就是赣州市公安局扶贫工作队。从新房选址到筹集资金,扶贫工作队队员全程参与,“没有扶贫工作队的帮助,这房子盖不起来。”

杨臣先家脱贫致富的故事,正是江西省公安机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训词精神,着力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缩影。

5年来,江西省公安厅定点帮扶赣州市上犹县社溪镇严湖村,“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年,严湖村实现贫困村脱贫退出,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同样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还有赣州市各级公安机关驻村、挂点、对口帮扶的个村、户贫困户。赣州公安直接投入扶贫资金余万元,帮助人成功脱贫。

硬化道路直接入户、产业经济红红火火、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农民兄弟精神昂扬……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尽情铺展在江西这片红色热土上。

“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日子会更好。”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对赣鄱人民的美好期许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看乡村巨变,品幸福滋味

今年53岁的方永旭已经做了18年的上犹县社溪镇严湖村党支部书记。他喜欢站在村委会楼顶举目四望:“他们来了之后变化太大了,这是扶真贫,更是真扶贫。”

方永旭口中的“他们”,指的是江西省公安厅驻严湖村扶贫工作队。

从年起,江西省公安厅对口扶贫严湖村。5年前,严湖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是村民最真实的生活环境。如今的严湖村:亩蔬菜大棚,蔚为壮观;野生茶油基地,星罗棋布;几家茶油榨油厂,香飘十里;户户通公路,家家有收入。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多亏了扶贫工作队的民警。”10月18日,记者在严湖村活动广场看到一群正在休闲娱乐的村民,知道记者的来意后,朴实的村民们反复用这句话,告诉记者他们的惊喜和对扶贫民警的感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看到井冈山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写下这句诗词。它也激励着赣鄱儿女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严湖村地处山区,耕地少、山地多,村里基础建设非常薄弱。江西省公安厅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严湖村后,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安居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兜底扶贫、精神扶贫等工作,一系列的扶贫措施助力严湖村实现整村脱贫。

江西省公安厅驻严湖村第一书记吴民告诉记者,如今,严湖村污水治理湿地工程、环境整治工程等重点工程已全部完成,严湖村道路、水利、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样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还有于都县张军村。以前,交通不便一直困扰着张军村的经济发展。

“人进不来、车出不去。我们守着好山、好水、好地,却不能带领群众致富。”于都县公安局驻张军村第一书记温树华告诉记者。

要想富,先修路。于都县公安局驻张军村扶贫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筹集资金,带领乡亲们全面升级村里的“水电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照亮了乡亲们的脱贫致富路。

张军村背靠龙溪山,山泉水矿物质丰富,土地是富硒土壤。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种植业。如今,脐橙、富硒水稻、鹰嘴桃等农产品已经远销国内多省,村集体年均收入40余万元。

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实地考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握着乡亲们的手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日子会更好!”

再过几天,张军村亩的富硒晚稻就要收割了。明媚的阳光映照着金黄的稻田,格外喜人。“靠这一茬儿晚稻,我们村集体预计增收30余万元。村集体有了钱,就可以完善基础设施,给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张军村支部书记曾太贵10月19日接受采访时兴奋地告诉记者。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产业经济红红火火,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有着精准论述。

为了让严湖村村民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从年起,江西省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千方百计为严湖村“造血”“供氧”。

江西省公安厅扶贫工作队在严湖村大力发展油茶、速生丰产林、大棚蔬菜、光伏发电、水面种养等五个产业,以此带动全村所有贫困户脱贫致富。

年起,在江西省公安厅帮扶和资源引进下,严湖村搭建起一个亩大棚和15亩连体玻璃温室大棚。

10月18日,记者在严湖村大棚基地看到,辣椒、苦瓜、桃子缀满枝头,丰收在望,乡亲们在大棚前,紧张地往车上装载辣椒、丝瓜等农产品。

“在产业基地,农户既可获得土地租金,又可获得劳务工资。贫困户每年可从基地获得元至1万元的收入。”吴民一边帮乡亲们包装辣椒,一边向记者介绍群众的增收情况。

严湖村的产业经济形式多样,除了亩蔬菜大棚基地,严湖村建成的光伏电站早已实现并网发电,贫困户每年可从中获得元稳定收入。村委会门前的水面种养产业基地,充分利用40亩冷浆田种植莲子、莲下养鱼,贫困户每户每年可获得元分红。

风景这边独好。亩蔬菜大棚,丰收在望;野生茶油基地,遍地开花;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一个可持续发展、抗风险能力强的严湖村正在一步步走向振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赣鄱大地上,产业扶贫特色项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扶贫车间就是赣州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造的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扶贫车间帮助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但家有老人和小孩无法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今年8月,赣州市共有扶贫车间余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超1万人。

10月19日,记者来到了位于赣州市赣县区湖江镇湖江村的扶贫车间——玉华制衣厂。厂长肖玉霞告诉记者,目前车间一共有26名工人,其中贫困户19人。

年,赣州市公安局驻湖江村第一书记许飞知道村里的肖玉霞在外面开厂的消息后,就“三顾茅庐”请她回到家乡开厂。

记者在扶贫车间看到,20余名工人紧张作业,一件件衣服在流水线上流转,最后打包成箱。

“你可别小看咱们这个扶贫车间,现在车间的订单都是来自英国的订单,这些衣服都是要发往英国销售的。”许飞自豪地介绍。

赣州市公安局驻下站村第一书记尹晓辉则把党建融入产业扶贫。尹晓辉在下站村建立了“三合一”促脱贫模式,即“基层党建+农村合作社+村级农场”引领全村脱贫致富。从抓党建着手,从扶智、扶志下功夫,开展党建活动,建立党建制度,引导村民发展产业,创办农场,建立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下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贫困村变成镇级产业发展示范村。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脱贫攻坚警民同心,乡村振兴携手共进

自年严湖村成为江西省公安厅定点扶贫村后,江西省公安厅领导一直牵挂着严湖村贫困户的生活。

10月21日,江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何军威来到上犹县社溪镇严湖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家庭收入怎么样?生活有什么困难?何军威事无巨细地问起贫困户的生活情况。

“扶贫干部下农村,串户挨家送温暖。衣食住行全过问,春风吹拂我家园。”这是严湖村贫困户陈永泰写的诗。

为了和乡亲们打成一片,江西省公安厅驻严湖村扶贫工作队设立了“乡间夜话”“乡间午话”制度,利用中午、傍晚农闲时间,在田间地头、在村民家里,和村民们拉家常,宣讲党的扶贫政策。

“我们用真心待群众,他们能感知到,并回报以真心。”吴民告诉记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赣州市各级公安机关派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都坚守在乡村防控一线。巡逻防控、排查人员、代买生活物资……第一书记以乡村为家,为乡亲们筑起了一道防护墙。

青山着意化为桥,警民携手一家亲。

“那时防护物资很紧缺,乡亲们把家里仅剩的口罩送给我们。”回忆当时情况,兴国县公安局驻联群村第一书记刘英辉眼圈发红,“乡亲们说,他们在家里不出门,戴口罩的机会少,就硬把口罩塞给我们。”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之时,更要快马加鞭,不能懈怠。第一书记们的目标已经瞄准了乡村振兴新征程。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牢产业扶贫基础、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书记们步履不停,依旧奋战在他们熟悉的土地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