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汇流处,八境台傲然耸立,已近千年。

又一批远道而来的游客,在古城墙下聆听导游的讲解:“赣州古称虔州。比较‘虔’和‘赣’这两个字,我们发现它们的构成中都有一个‘文’……”

仿佛一枚如影随形的城市标签,赣州伴随“文”字从历史烟云中走来,一路文运昌盛、文脉绵延,在新时代扬优成势,将人文荟萃、俊采星驰的文化盛景,转化为文化旅游风生水起、蓬勃发展的壮阔长卷。旅游因文化益兴,文化因旅游弥彰。近年来,赣州深化文旅融合,聚力传承创新,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文化旅游扬优成势

金秋赣南,风景这边独好。

广东游客邱先生自驾游览赣州,途经大余梅岭三章纪念馆、龙南关西围,以及郁孤台、阳明湖等地,一路走来,移步换景,饱览赣南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阳明文化四大文旅融合新景。行程结束时,他发了一条朋友圈:“诗和远方,赣州都有”。

这份丰厚的旅游体验背后,折射出赣州文旅产业统筹规划、精心布局的现实图景。赣州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谋划文旅融合发展,健全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编制《赣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年)》《赣州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赣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擘画了推进赣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板块联动、要素集聚、空间优化。按照“一核三区三线一网”发展布局,赣州深化以宋城文化核心区为龙头,红色旅游区为突破点,生态休闲度假区、客家文化旅游区为支撑的“一核三区”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以初心路、客家情、阳明游“三线”串联“四区”构建成的类型丰富层次多样的全域旅游产品网络正在呈现。

3.94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经过漫长时光的雕琢,产生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与特色文化,铺就了赣州差异化发展全域旅游的厚重底色。

年1月6日,瑞金市沙洲坝洁源村,枪炮隆隆,硝烟弥漫,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逼真重现,跃然眼前。江西省首家大型实战实景演艺项目——“浴血瑞京”景区这一天隆重开业。“真枪实弹”与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合运用,鲜活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气壮山河的恢宏场景。

作为共和国摇篮,瑞金的红色资源得天独厚。以传承缅怀历史,以发展致敬先辈,瑞金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富矿,努力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战火纷飞,是为了护佑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浴血瑞京”景区东北方向76公里开外,风光旖旎,雾气升腾,宛如世外桃源……这里是石城县九寨温泉度假庄园。石城县在建成赣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重点打造温泉康养旅游精品,全县已初步形成温泉康养产业集群。

不同主题、风情迥异的旅游项目和谐共生,遍布城乡,全域旅游燎原之势已然形成,一批跨界融合新兴业态脱颖而出。

在南康,家居小镇成为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新地标。南康区积极推动家具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大力发展家具采购体验旅游,致力打造全域旅游和工业旅游的新标杆。家居小镇荣膺国家4A级景区,入列全国最美特色小镇50强。

在安远,三百山通过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安远县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扬优势、补短板,将三百山打造成为香港同胞饮水思源国民教育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

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诉说千年宋城风华、赣县客家文化城追溯客家先民足迹、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缅怀峥嵘岁月、会昌中国花谷小密花乡探索“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新模式……放眼赣南大地,已是“处处皆景、随地可游”,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县县全覆盖,全域旅游的勃兴图景正在次第呈现。

全域旅游增进全民福祉,更是对这片红色土地最好的告慰。在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红军烈士后代、曾经的贫困户孙观发已成“名人”。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来到孙观发家里,关切询问他家的生活生产状况,勉励乡亲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潭头村顺势组建起旅游公司,开发了红色研学、富硒餐饮、乡村民宿等旅游项目,带动村民户均增收元以上。孙观发整天乐呵呵:“我是旅游公司的股东,也是讲解员。”

年,克服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利影响,赣州实现旅游总人数.2万人次、同比增长1.12%,实现旅游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0.38%。

擦亮名片打响品牌

年春天到来的时候,灿烂的杜鹃花映红了山野。

红色同样充盈着方特东方欲晓乐园。红色歌舞、红色电影、红色游戏……作为全国首座红色文化高科技主题公园,年5月28日,赣州方特东方欲晓正式开园,并迅速新晋为市民打卡胜地,短短几个月里,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1.2亿元。

围绕“一核三区三线一网”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和文化旅游业发展目标,我市积极探索、推行“文化+旅游”有机融合发展模式,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着力打造“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阳明圣地”四张文化旅游特色牌,加快建设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世界客家文化传承体验地、阳明文化国际旅游胜地、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奠定基础。

擦亮名片,打响品牌,赣州加快落实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赣州文化总体风貌景观。各种文化品牌交相辉映、百花争艳的旅游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以瑞金为龙头打响“共和国摇篮”品牌,以兴国、于都为重点做好“苏区干部好作风”“长征集结出发地”文章,以宁都、石城、寻乌、会昌、安远、大余、信丰等地多点支撑,加快形成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格局。深化与井冈山、龙岩、桂林、遵义、延安等地合作,致力将赣州打造成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今年上半年,我市接待红色旅游游客万人次,实现红色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

——打响“客家摇篮”品牌,打造“世界围屋之都”,储备一批具有赣南特色的客家文化形象标识项目。引入“文化空间”理念,打造体验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强的“围屋体验”文化旅游综合体。加强市县联动和跨县区合作,把赣州建设成为全国客家文化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打响“江南宋城”品牌,以中心城区为突破口,做强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区,高标准建设宋城历史文化街区。整合水西旅游板块,开发水上观光、实景演出、主题娱乐等旅游产品。

——以崇义为龙头打响“阳明文化”品牌,形成“阳明文化+绿色生态”特色旅游产品。

……

让文化名片更加响亮、让旅游体验更加丰富。赣州积极发挥全媒体矩阵作用,加大文化旅游推介力度,常态化在央视、高铁、地铁、高速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全面投放赣州旅游宣传广告;创新实施“引客入赣”工程,打造了“江南宋城”+“初心路”“客家情”“阳明游”赣州精品旅游线路;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开启赣州海外旅游推广……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国庆长假刚刚结束,一则央视新闻迅速在赣州市民朋友圈刷屏:今年国庆假期,在全国商圈热度增幅排名前20的城市中,赣州以71%的增幅位居第一。10月1日至7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2亿元。

以旅彰文硕果盈枝

文化促旺旅游,旅游反过来又推动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更加枝繁叶茂。

年6月16日晚,南昌,江西艺术中心座无虚席。深情的采茶调、诙谐的矮子步带给省城观众独特难忘的艺术体验。当大幕徐徐拉上,全场观众集体起立,向这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红色经典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是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推出的“重温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的首场演出,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被指定为系列巡演的开场大戏精彩亮相,征服了现场广大观众。

不出所料,《一个人的长征》,成了年赣州市民朋友圈的高频词。这部红色经典跑火的背后,折射出赣州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文艺创作精品迭出的繁盛景象。

赣州深入实施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赣南采茶戏振兴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助推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接踵涌现:电影《八子》、大型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红色3D动漫《长征先锋》、采茶戏《寻路》《十七棵松》《杜鹃哩咯红》……其中,《山歌情》《八子参军》《快乐标兵》《永远的歌谣》荣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赣州文艺的百花园里,硕果盈枝、馥郁芬芳: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等3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永远的歌谣》《抵达昨日之河》获第三届江西省文学艺术奖;大型实景演出《浴血瑞京》在全省旅发大会精彩上演;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从瑞金出发》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建党百年重点创作片目;红色动漫《红游记》已在央视报审排播;《决不让一个老区群众掉队——脱贫攻坚“赣州答卷”》《新长征再出发》出版发行;讲述赣南战疫故事,组织创作抗疫文艺作品0余件……

10月18日,由赣州市委宣传部、兴国县委县政府联合功夫动漫打造的3D动画片《长征先锋》在11个长征沿线省份电视台全线隆重播出,随后在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各大新媒体平台全网上线;1月20日,赣州第六届文化惠民周盛大开幕……在激励文艺精品涌现的同时,赣州积极推动文艺精品深入群众、惠民共享,连续六年举办文化惠民周活动,每周举办一场赣南采茶“歌舞戏”惠民演出,各级文明单位每周轮流举办“文明风采百姓舞台”文艺汇演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戏看。各县(市、区)形成了以“永远的红土情”“客家神韵”为主线,“一县一品”为基础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本土文化传承,张扬文化自信,激发广大市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炽热情怀。

保护传承乡愁可寄

87年前的深秋,中央红军从于都河畔集结出发,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今天,英雄的赞歌依然在这片红土圣地久久传唱——多名红军后代组建成于都长征源合唱团,迄今已经在全国完成了场公益巡回演出,直接听众达余万人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合唱团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永远传唱和弘扬下去。

最恢弘的书写,源于精神;最执着的坚守,始于信念。近年来,赣州先后举办红色文化主题系列理论研讨会,编辑出版一批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成果,发起举办“红军长征论坛”,推动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赣州中心城区常态化开展“红色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文化活动,18支“榕树下的红歌队”活跃在社区一线。举办全市红色故事诵读和讲解大赛、红色家书朗诵大赛等,推动红色课堂剧、红色乡土教材、红色歌曲走进课堂。

与此同时,赣州红色遗址保护有力有效。《赣州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促进了革命旧址遗迹修缮保护和相关设施建设,打造岀瑞金中华苏维埃历史纪念园、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等“红色地标”多处;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列为年度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单位。革命遗址整体保护利用的赣州实践,成为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样板。

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赣州同样不遗余力。推进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出台《赣州市客家围屋保护条例》,全面实施赣南客家围屋抢救性保护工程;龙南乌石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深入实施赣南采茶戏振兴工程,积极开展赣南采茶戏、东河戏、兴国山歌进校园活动,推动地方戏种演起来、传下去。

行者无疆,不舍乡愁。赣州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大力发掘、推动客家民俗入列非遗目录,留住乡愁记忆。截至今年7月,赣南已有石城砚制作技艺、定南客家服饰、南康元宵客家喊船习俗等国家级非遗13项、省级非遗项、市级非遗项、县级非遗项。

进入新时代,赣州客家文化愈加活力四射:大型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两场,并入选第十四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优秀舞台剧(节)目展演;《客韵流芳》亮相央视春晚;赣南采茶戏《补皮鞋》《睄妹子》先后赴希腊、韩国、日本展演……

此外,我市不断深化对阳明文化、宋城文化、理学文化等赣南特色文化的研究,建立赣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基地。已先后举办两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并赴日本、韩国举办阳明文化对外交流活动,出版书籍并拍摄了电视纪录短片《知行合一——王阳明在赣州》。章贡区福寿沟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寿沟博物馆建成开馆。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以文兴旅,以旅彰文。今日赣州,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带动作用得到全面加强,文旅产业发展提速、转型升级,呈现出一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美画卷,激荡和凝聚起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磅礴伟力,正引领赣州加速建设“文化名城”。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胡怀军胡中

编辑:熊小勤校对:刘敏

值班主任:明心武

编审:李忠生

推荐阅读

★中共中央决定:易炼红任江西省委书记

原标题:《文化的力量丨以文兴旅以旅彰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