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20411/10584895.html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赣州5月17日消息(记者陈锐海)从偏远山区到繁华城镇,从缺水缺电的土房子到连上WiFi的新高楼……易地扶贫搬迁让近千万脱贫户的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搬得出,要稳得住,能致富。洗脚上田、搬迁进城后,脱贫户过着怎样的日子?他们能否在城镇化进程中适应城市、扎根城市?央广网记者实地走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一探脱贫户进城后的生活生产现状。

于都县思源社区(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走进于都县思源社区,能看到崭新的楼房林立,树木郁郁葱葱,老人三五成群,坐在木质结构的休息亭中,聊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在摆着健身设施的广场上追逐嬉闹。这里是于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面积亩,建设房屋套,安置了约名脱贫户。公办幼儿园设在社区内,卫生服务中心就在社区门口,便民超市、文化书屋、老年人活动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这是一个配套齐全的现代化社区。住在这里的脱贫户,来自于都县的23个乡镇,他们此前居住的地方是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

于都县思源社区(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儿童图书室(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55岁的袁文生一家五口,年底住进思源社区,四室二厅,平,共花了20多万元,均价不到于都县城房价的三分之一。此前,袁家住在50多公里外山脚下的土坯房,袁文生种着几亩地,儿子外出打工,妻子得了宫颈癌,光做手术就花了十几万元,一家人因病致贫。进了城,住进新房,妻子身体渐好,在家门口就能拿药,报销九成。孙子就近上学,无需像在村里一样跋山涉水求学。袁文生在居委会的推荐下,成了社区幼儿园的保安,月工资0元,既有工作,又方便照顾家中老小。

袁文生新家(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脱贫户新家(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杨流生住在3楼,搬进思源社区已有5年,夫妻俩将那两台用了10年的缝纫机搬进一楼摇号摇到的车库,再装上几盏灯,车库摇身一变,成了服装加工车间。社区党支部书记给他们介绍了客户,隔几天就有人将一袋袋布料送到家门口。杨家夫妻俩在灯光下埋头苦干,靠这两台缝纫机供着两个正在念大学的孩子,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挣不到钱花销还大,存不下钱还顾不了家。儿子准备回来开个网店,帮父母打开服装销路。女儿在知名大学念书,是杨家最大的骄傲和希望。

杨流生的“车间”(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住房、教育、就医、就业有了保障,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这几乎是所有搬进安置点的脱贫户生活共有的改善。27岁已成家立业的熊观福感触颇深:“现在不用租房,回家就有饭吃。以前在外打工只能吃盒饭,一年回一两次家。”

熊观福母亲(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稳岗就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关键所在。记者走访发现,思源社区服务中心通过网络平台动态掌握社区内搬迁安置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包括每个人的就读学校、就业岗位、月收入等,再根据居民的不同技能、文化水平,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等服务,并与安置点工业园区用人单位对接,解决他们“进城入园”难题。

据思源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浙佳介绍,脱贫户王书荣刚搬到安置点时,不知从何创业。社区党支部建议其开办小超市,并与上级部门协调,使其顺利创业,并聘请两名营业员,年收入二十万元左右。

思源社区服务中心(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于都县按照县城(工业园)、中心镇、中心村三级梯度安置模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因此,除了县城安置点,中心镇也有安置点。在于都县岭背镇,脱贫户从偏远山区搬进崭新的安置楼后,可以选择在楼下的车间上班。岭背镇引进3家加工企业共建的这个车间,可提供百余个岗位。

于都县岭背镇中心易地扶贫安置点(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搬进中心镇4年的华长丰从年8月开始来到车间上班,给耳机包做些包边的针线活,月收入元左右。以前,她要跑到县城才能找到针线活,接着零活,一个月也是两三千元的工资,但要租房,“花销大,也不稳定。”

华长丰(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凭借地理优势,江西省于都县承接了珠三角、长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服装产业、蔬菜产业、肉鸡养殖产业。这为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成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如何留住甚至引进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是革命老区于都县要做的后半篇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