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将退未退,秋意在微风中姗姗而来。在禾丰镇大湾村,与晨曦一同早起的刘济才夫妇,正忙着将刚刚收回来的牧草,和秸秆、豆腐渣、稻草按一定比例放入粉碎机中。几分钟后,多斤的混合饲料便“新鲜出炉”了。
“去年养的来头牛,上个月卖完。这些小牛是这个月刚刚补的栏。”刘济才推着装满饲料的斗车,给小牛挨个“分饭”。刘济才是大塆村的种养大户,除了养殖肉牛,还有种了80余亩脐橙,聘请20多名村民参与生产管理。
“自己挣了钱,还不忘带着乡邻一同致富”“发展了好的项目,也同意别人入股共同发展”……刘济才在村里好评如潮,在刘济才的带领下,长年在外务工的刘济福也返乡发展脐橙产业50亩,李灯荣和李荣盛也今年8月各投入30多万元,合伙发展了肉牛养殖和脐橙种植基地……
“刘济才党性强,是我们村多年的重点培养对象。”大湾村党支部书记李俊峰介绍说,近年来,为建强头雁队伍,该村注重从致富能手、务工返乡优秀青年、高学历人才、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村组干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经过长期培养,年初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刘济才等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能发展的人走上村干部岗位。从种植、养植大户到村两委干部,他们干劲十足:毫无保留地传授农业技术,主动帮助村民一起克服各种困难,哪家资金周转不过来,他们帮忙垫上,哪家劳动力短缺,村两委组织村民及时补上。走马上任之初,新一届大塆村两委便定下调子:借助当地禾丰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产业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采取“龙头企业+党员+农户”、“党员先锋户+农户"等模式,按照“田里种稻、种豆、山上种果、山下养殖”的发展思路,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种养产业。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们发展产业的劲头更足了。今年,大塆村种植水稻余亩,油茶余亩,肉牛年出栏余头,大米深加工产品禾丰珍珠粉也远销南昌、赣州等地……
“今年仅余亩大豆一项,村集体经济就可以增收32.5万元以上。当前,正在打造乡村旅游项目,项目依托平米的天然古溶洞,盘活大湾村集中连片近0平方米老式民房闲置资源,参照崇义上堡民宿模式,引进企业,发展乡村民宿,打造网红‘打卡点’。”李俊峰高兴地说,村里还计划三年内培养村务专干2人以上、引导在外务工有为人士回村创业5人以上,培养农民大学生5名以上、大专以上学历村级后备干部3人以上、年轻优秀党员6人以上、新型职业农民10人以上,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根据“大塆村乡村振兴三年工作计划”,村里三年内还将发展肉牛养殖年出栏量余头、草药种植产业园亩以上,打造集珍珠粉生产、加工、体验、研学为一体的珍珠粉特色小镇。
“大湾村的培养致富带头人进村两委班子,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我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县委组织部干部谢远发说,今年以来,我县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选好红色带头人。注重传承红色基因,严把政治标准,动员名红色传人参选,选出的班子又红又专,实现了“不出事、选准人、优结构”目标,指标质量为历届最好。同时,全面加强党员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7万余名,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选人、育人、用人、带人”体系,换届后村书记致富能手占比达84.58%。
来源:于都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章荣
编辑:李美玲
审核:刘日强段冬梅黄海涛卢平
监制:陈桂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