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美好生活气象万千的长征源头,正一步一个脚印,迈步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图片/TUCHONG
“于都长征第一渡”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不朽的声名,今天,于都河河水清澈,两岸葱茏,百万于都儿女将汗水汇入洪流,在新长征路上激情行进。
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袁帅
于都河,又名贡江,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不朽的声名——80多年前,红军万里长征从此开启,它被称为“于都长征第一渡”。电视剧《长征》片尾曲、插曲《十送红军》,就是描写中央红军撤离苏区渡过于都河的情景。
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是一代代于都儿女的梦想。今天,于都河河水清澈,两岸葱茏,百万于都儿女将汗水汇入洪流,在新长征路上激情行进。
“中心引领、轴带拓展、连片成群”,致力于开创“三心、三轴、三区”空间格局的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十四五”期间将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形成“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城乡空间发展格局,打造独具于都特色的宜居宜业魅力城市。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中心位置的一座雕塑上,一句话特别醒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引得游客纷纷驻足。
“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以前的潭头村基础设施薄弱,且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大多数村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通过快速发展,年,潭头村实现整村脱贫。年7月,潭头村成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民们纷纷加入,一同发展“富硒食堂”、民宿与红色研学旅游项目。目前,潭头村已有户村民入股发展“富硒食堂”,17户村民办起了民宿。
潭头村的变化是于都县众多村镇的一个缩影。
初夏时节,于都县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人们忙碌的身影。开春以来,于都县便把早稻生产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动员、早落实,为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着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理念,于都县开展多项有力举措。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法表示,“五美”乡村示范点建设事关乡村振兴、城乡协调,要牢固树立绿色生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做到保护优先,体现生态,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打造绿色洁净美丽家园。同时,要坚持规划引领,着眼长远,以“五美”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快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于都县科协也正在积极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等工作,努力把村庄建设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黄法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积极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到“五美”乡村示范点建设中来,让群众能够真正享受到“五美”乡村示范点建设带来的红利。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于都县正在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插秧、抛秧等新技术,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保障农用物资储备充足。黄法表示,于都县将坚持以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豆类产品,切实帮助更多农户增产增收,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
乡村振兴离不开项目引进,于都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推进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对于拉动旅游业的酒店项目,在设计规划上,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规划,加强与国际知名酒店品牌的合作对接,打造出精品五星级酒店项目。“乡村建设要同红色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科学统筹布局,因地制宜抓好绿化美化,提升宜居宜业水平,整合产业功能区和生态休闲区资源,推动于都县多元化、集约化发展,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黄法说。
长征源头展开时代新画卷
于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8.6万余人在于都集结,夜渡于都河,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为了支援红军打胜仗,建立新中国,于都人民倾其所有,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块板送去架浮桥,甚至连最后一个儿也送去上战场。当年于都有6.8万名青年参加红军,其中参加长征的就达1.7万人,于都人民和红军战士共同谱写了一曲曲生动的军民鱼水情深之歌。周恩来曾经站在长征渡口深情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于都河畔当年一幕幕深情的告别,尽管过去了87年,但一直萦绕在于都人民的脑海中,也成为于都人民永远的情愫和永恒的记忆。
作为革命老区,于都县创造性开展工作,为扎实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争当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排头兵。
于都县委书记陈阳山表示,于都县正在将“两城同创”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能解决的问题抓紧解决,能提升的方面抓紧提升,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各网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对标创建工作要求,及时掌握各网格、各社区创城任务进度,每天通报进展情况,扎实开展整治行动,并由县创文明单位、创卫生单位办公室健全督察考核、推进调度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创建工作落细落实、取得实效。
黄法表示,各网格责任单位围绕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域创建的工作方向,对标创建工作要求,迅速开展摸排,全面梳理存在问题,扎实开展整治行动。要明确责任清单和时间表,充分发挥网格责任单位的作用,对每一项工作任务逐项分解,逐一落实,做到责任无缺失、创建无死角、工作全覆盖,让老百姓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群众不断感受到创建带来的成效和变化,引导群众从“要我创”转变为“我要创”,为创建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群众基础,在全县形成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一个地方的“梧桐树”。今年,于都县“政策+服务”双向发力,对“服装十条”等惠企政策措施进行评估优化,针对弹性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精准施策,还择优选派一批干部到企业挂职服务。这也是于都县致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的实践举措之一。于都县精准施策,不断细化服务举措,成立了37支招商安商小分队,从项目洽谈开始,明确专人对接,对企业开办、项目报批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代办、一人通办,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做到“事事有人办、企业只管干”。于都县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攻坚”活动带动了多个招商引资项目入驻。投资20亿元的江西卫棉纺织有限公司纺织科技产业园项目在该县上欧工业园开工,于都与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利泰进出口有限公司签下合作框架协议,中纺标检测于都分公司、江西省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上欧工业园挂牌成立。
今年4月10日上午,一阵巨响过后,被称为“长征渡口第一桥”的于都县于河大桥成功爆破,未来,这里将建起一座现代化的“起元大桥”。这一项目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的重要配套市政项目。
据介绍,于都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人民币,包含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于都长征学院“一馆一院”,及长征塔、红军长征小道、红军街、红军村以及《红军夜渡于都河》演艺等多个项目。
气象万千的长征源头,正一步一个脚印,迈步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
(《小康》·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年7月上旬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