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这里有个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叫潭头村,当年有近人参加红军。然而,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多种原因,这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时强调“要饮水思源,绝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临近春节,潭头村的乡亲们正在忙些什么,日子过得咋样?
05:58天刚蒙蒙亮,于都县潭头村蔬菜大棚里满是忙碌的身影,虽是深冬时节,一畦一畦碧绿的蔬菜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记者:每天早上要这么早过来采摘呀?
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农民郭月华:是啊,这不是年底了嘛,很多人来这里买辣椒,所以要赶紧摘下来卖。
春节临近,订单不断,郭月华和乡亲们比平时更忙了。
记者:这种辣椒跟普通辣椒有什么区别呢?
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农民郭月华:吃起来不一样啊,这个是甜甜的,很嫩的。
这个合作社叫“”,“”这个数字对于郭月华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年5月20日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蔬菜大棚,来到了她们身边。
于都县35%的国土面积富含微量元素硒,发展富硒果蔬有着天然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当地政府要把富硒品牌打造好,造福一方乡亲。当时在大棚里打零工的郭月华,听到总书记这些暖心窝儿的话,格外激动。
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农民郭月华:做梦都没有想到可以看到总书记,(他)说让我们合作社把富硒丝瓜、富硒蔬菜都要管好。
为解决蔬菜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政府聘请一批省内外专家,常年派驻大棚传授技术。郭月华和乡亲们就从整地、覆膜开始,跟着技术员一点一点学。
江西省赣南科学院富硒蔬菜技术员赖振兴:以前老百姓种得比较粗放,我们现在要求他们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品种来种,这样能提高产量、质量,明显地提高农民的收入。
两年来,曾经只是打零工的郭月华,如今成了村里种菜的行家里手,自己还带起了徒弟,让更多村民加入了进来。现在她帮村里的种植合作社代管一个蔬菜大棚,成了固定员工,每个月基本工资就有元。她还大胆选择了自己创业,又承包了一个大棚。
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农民郭月华:现在变得家门口都有钱赚了,盖了新房,买了新车,赚到了钱。我们总在心里说,还要感谢党,感谢总书记,我们农民日子越过越好了。
变“硒”为宝,潭头村找到了致富的秘诀。为了让宝贝更好卖出去,于都县干脆把冷链直接建到了田间地头,还引进中化农业、中粮等大型国企,从技术到销售到物流运输,为富硒产业提供了一条龙服务。
深圳茂德农产品公司于都负责人赖祥标:我们现在主要是销往深圳。
记者:当天采当天就能卖掉吗?
深圳茂德农产品公司于都负责人赖祥标:对,我们一般现在这个时候装车,到深圳最多也就是5个小时左右,下午就可以分出去了,晚上就能吃到了。
这两年,除了富硒蔬菜,潭头村的富硒水果、富硒水稻等多个特色产业基地也相继成立,拿到了6个富硒产品认证。去年,全县仅蔬菜年产量就超50万吨,综合产值达30多亿元,富硒大棚成了老区人民的摇钱树,富硒产业也吸引来了大批游客。
江西省于都县潭头村农民孙观发:(儿子你看)现在什么都搞好了,擂茶搞好了,米粉肉也搞好了,还有炸的圆子果子都有很多种……
春节快到了,73岁的孙观发正跟大伙一起在村里的“富硒食堂”忙活着,盼着儿子回家过年。孙观发是红军烈士后代,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潭头村时,曾来到他家里,关切询问他家收入怎么样,家里人在哪里就业。3年前,他全家的年收入只有多元,去年达到了23万多元。因为村里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孙观发办起了民宿,开起了超市,也有了新工作。
江西省于都县潭头村农民孙观发:一个房间一天(房租)一百块钱,生意很好,一般一个月都能赚到五六千块钱。
除了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让孙观发高兴的还有家里那一面墙的变化。
江西省于都县潭头村农民孙观发:这奖状是我孙子孙女的奖状,总书记来的时候到这个地方,总书记看了很高兴,鼓励我孙子孙女好好学习,要考上大学。我孙子孙女真的很努力,现在增加了两行半(奖状)。
清脆响亮的爆竹声中,年味越来越浓了,这两天村里还将陆续迎来几件大喜事儿,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充满“硒”望。
江西省于都县潭头村党支部书记刘连云:前面就是我们做的新的富硒食堂,现在游客越来越多了,我们就先做了一个更大的富硒食堂,能同时容纳个人就餐。我们蔬菜产业也是越做越大,从我们镇不到1万亩到现在全县5万多亩,现在老区老表的致富路子越走越宽,老区人民的生活也是越过越有奔头,越过越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