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白斑抑菌凝露 http://www.bdfmall.com/

12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商务厅、江西省贸促会指导,赣州市纺织服装产业链办公室、于都县人民政府、赣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赣州市商务局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于都启幕。

温鑫摄

本届博览会主题是“新长征·新时尚·新智造”,旨在汇聚行业核心资源,链接品牌与智造协同,拉动优质智造变革,赋能原创设计能力,构建数字化生态圈,致力“聚资源、引人才、优招商、补链条、促消费、强集群”,推动“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带”高质量发展,开启长征源头、红色圣地——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向国际化、时尚化、集群化推进的新长征路。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在致辞表示,中国(赣州)纺织服装博览会走上了规模化、创新化、多样化、国际化的轨道,成为全国服装行业颇具影响、极具盛名的专业盛会,成为高端展示行业交流的绚丽舞台,也成为带动区域乃至全国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当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希望江西省和赣州市以此次服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新动能,拓展新市场,实现新飞跃。

温鑫摄

本届博览会集展、秀、会、赛、节于一体,会场设在于都FDC时尚产业综合体,有动态展和静态展总面积余平方米,其中“新长征·新时尚·新智造”展馆面积平方米,分服装、面辅料、制造设备和软件平台等展区,汇聚来自国内外余家知名服装品牌商、制造商、面辅料商、智能制造设备商、软件平台商、服装设计创意机构等参展,吸引渠道商、采购商等行业专业人士近万人。展会期间,同期举办中国(赣州)纺织服装原创设计周、第三届CGMC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大会、中国牛仔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新长征杯”全国牛仔服装创意作品大赛、赣州跨境电商服装优商优品对接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选品会、“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好物直播节、于都纺织服装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据了解,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中国(赣州)纺织服装原创设计周,立足本地、兼备大师视野的多维发布格局和创意设计与商业落地并重的特色定位,上演了十余场服装品牌及知名设计师作品发布秀。“新长征杯”全国牛仔服装创意作品大赛则以“水生万物、靛蓝未来”为主题突显科技、文化、艺术与时尚的深度融合,体现未来牛仔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第三届CGMC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大会以“制造+”为主题,聚焦服装产业以高质量制造为核心的供应链新体系与新变革,通过制造企业与服装品牌、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辩论的形式进行深入探讨。赣州跨境电商服装优商优品对接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选品会,以GCBE跨博会和严选对接会为载体,打通于都纺织服装企业与跨境电商卖家联动,精准对接供需订单,持续推进于都服装扬帆出海。

“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好物直播节以时尚创意、优质好物、多元消费为主线,以整合服装品牌及优质工厂极致单品资源为基础,联合阿里巴巴、唯品会、京东等顶级电商平台,将品质服装从于都辐射全国乃至全球。此外,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商联盟还凝聚服装行业供应链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服装供应链研究中心”,打造以供应链发展趋势,产业交流与资源共享为核心的行业服务平台。

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和内涵拓展转变,已经拥有17万家制造企业、从业人数万人、服装总产量约亿件,基本实现了服装制造强国的建设目标。江西省把纺织服装产业纳入工业强省“2+6+N”重点产业予以重点扶持,探索了智能化与品牌化、专业化生产与社会化协作、产业振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等新路子。赣州市全面推进“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带”建设,年全行业产值突破亿元,实现了纺织服装产业的倍增升级。而于都作为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带核心区,更是把纺织服装作为工业首位产业,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聚焦中国服装高质量制造生态的新格局,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强化技术创新,建平台、补链条,做大体量提升质量,加快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化、市场化、时尚化、集群化步伐,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目前,于都纺织服装企业达余家,其中规上企业家,全行业产值达亿元。先后被评为“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国家纺织服装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是全省9个省级纺织服装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之一,被列入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

聚人气营商气,增强服装产业吸引力。于都县聚焦纺织服装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全面加快建设面辅料市场、水洗产业园、检测中心、服装学校等“十大公共平台”,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力和产业聚集力。出台降成本优环境措施条和“服装十条”,用心用情当好“店小二”,为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强化了“软支撑”。推进产城融合,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带+工业旅游,承办中国纺织服装博览会、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传媒大会等,凝聚产业发展潜力。

近年,于都引进润高奇服装有限公司等6家顺德企业打造了均安(于都)牛仔制造产业园,引进东莞利樾等6家企业建设东莞(于都)时尚智造产业园,预计两个产业园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纳税万元,安排就业人。仅今年1-10月,于都县签约纺织服装首位产业企业83家,签约金额.24亿元。

从创新到革新,提升服装产业竞争力。于都坚持“新长征新时尚新于都”发展理念,突出“智能制造促升级”和“人才开发夯基础”两个重点,推进产业集聚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设立了“北京服装学院(于都)培训中心”“武汉纺织大学于都牛仔产业研究院”“于都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培育了赢家时装全渠道智能定制、伊妮斯服饰智能制造等优质制造企业,引进了秒优科技、迈的科技、得体科技、罗斯科技等行业平台公司,与梧桐台、辛巴达等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启“互联网+”产业发展新模式。此外,为顺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消费形势需要,该县还重点培养百家县内首位产业小微企业,打造纺织服装产业柔性、弹性、高效、快捷、开放、共享的弹性供应链基地。

目前,于都纺织服装产业正在加快生态重构、链式发展、集群集聚,朝着打造“技术最好、成本最低、速度最快、在途最短”的高端服装优质制造基地和千亿产业集群目标迈进。

新模式助就业,延伸服装产业带动力。于都提出了“中心工厂+卫星工厂”模式。核心工厂一般位于县城,是承接大品牌、大企业订单,负责设计、培训、裁剪、管理、金融、品控等核心环节,卫星工厂由众多小微企业组成,有不少分布在于都各乡村,专门负责生产,两者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链条。该县通过每年重点孵化20家中心工厂和带动家卫星工厂,在全面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水准,强化、深化服装产业链的同时,延伸服装产业的服务触角,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助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年,于都县工业园区企业吸纳了人,其中园外企业人。

“企业经营模式由过去的清加工向FOB、ODM、自主品牌转型,产业发展模式采取“中心工厂+卫星工厂”模式,服务保障由县工投公司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为FOB、ODM、自主品牌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等环节提供金融服务,帮助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于都高质量制造生态将成为中国服装行业产品创新、柔性供给、支撑终端品牌发展的能量之源,吹响了以“智造力”构建中国时尚发展新动能的集结号角。”第二届中国(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常务副组长、中共于都县委常委、于都县副县长杨海峰如是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