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

“谢谢你们,回家路上注意安全,一路顺风!”“感谢你们,你们辛苦啦!”……9月17日,一辆从双流区开往德阳的大巴车缓缓驶出,伴随着阵阵掌声和感谢声,医院护理部干事、德阳支援队领队蒋红梅和余名队员踏上了返程之行,结束了为期17天的支援任务。

每天天未亮就奔赴各街道、社区

半个多月来,蒋红梅和医护人员每天天还未亮就奔赴双流区各街道、社区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全民采样是集专业与体力于一体的工作,队员们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采集,每次几个小时下来,腰背酸痛、手臂麻木、精疲力尽。“虽然很累,但是每次听见居民一句句说着感谢德阳的老师们来支援我们渡过难关,就觉得一切都值得。”蒋红梅说。

“阿姨,这是我亲手做的中秋节礼物送给你。”9月10日是中秋节,虽未能归家,但蒋红梅和队员们在小区的核酸采样点位感受到了如同家一般的温暖——她们收到了来自小区孩子们用卡纸和彩笔亲手制作的中秋节礼物。

结束完采样工作后,蒋红梅取下防护面罩,兴奋地拿起这份特别的礼物,让队员帮忙留下合影。照片中,虽额头被压出道道印记,但她口罩上方的眼睛却弯成了两道月牙。“我们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能让孩子们早日在院落里尽情嬉戏奔跑,这一切都值得。”同样身为一名母亲的蒋红梅感动地表示,会将这些手工作品都带回去珍藏,这也是此行中她收到的最珍贵礼物。

深夜坚守方舱实验室

“准备一下行李,明早带队出发支援成都锦江区。”9月2日晚上10点,德阳什邡市禾丰镇卫生院医务科副科长、检验科主任杨鹏接到一通紧急电话,通知她与11名队友在第二天早上紧急奔赴成都市支援核酸标本检测工作。

选搭建点、调试试验设备、安排人员分工……和她们一起到来的还有德阳移动方舱实验室,经过当地工作人员的不断协调与帮助,这座方舱实验室在锦江区快速落地。

“我们的11名队员基本都是女孩子,但是大家都没叫过一声苦、一句累。”每天早上9点,杨鹏和队员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室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标本检测流程,直至晚上11点甚至凌晨1点。

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杨鹏回忆:“在我们第一次检测出阳性样本的时候还挺紧张的。”由于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中杨鹏和队友此前并没有经历过阳性标本,作为和病毒的首次近距离“碰面”,她和队友都不禁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当时没想太多,就是很担心样本结果出错,既然是来支援,就要对成都市民的每一份检测结果负好责。”晚上12点,杨鹏和队友终于完成了第二轮复检实验,在确定结果无误后第一时间进行了上报。

9月10日是杨鹏与队友们第一次在成都度过中秋节。“一回到酒店,就看到锦江区老师送来的月饼和慰问信,虽身在异乡,但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杨鹏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杨升涛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刘永豪图片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