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611/7208874.html

原标题:

稳就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我省打造就业帮扶体系筑牢脱贫根基

江西日报记者陈化先

“难以想象,在外务工收入还不及在家务工的一半。”8月16日,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脱贫户养完最后一批蚕后就安心在村里的蚕丝加工厂务工了。去年,何秀莲的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我省统筹省内、省外两个就业市场,健全一个稳岗系统,扶持一批特色种养业,搭建六类就业平台,以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截至7月底,我省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6万人,就业率达到77.4%。其中,省外就业52.6万人,省内县外13.0万人、县内就业67.0万人。就业规模比去年的.9万人多出1.7万人,增幅1.3%。

健全一个稳岗系统,做优就业长效机制

“打工不用‘北上广’,家门口把工作找,工资待遇并不低,上班环境好得很,大家不信跟我走,保管舒服又舒心。”今年大年初一,招聘宣传车开进抚州市临川区各乡村。他们根据收集的脱贫群众就业意愿,在乡镇、村文化广场举办专场招聘会,让脱贫户在家门口早日实现就业。

今年2月,贵溪市8个乡镇32辆专车“点对点”接送求职人员进入企业面试。仅用一天时间接送人,现场达成求职意向人,其中脱贫人口56人。

临川区、贵溪市等相关部门主动出击,及时搜集招聘信息和就业需求,这得益于我省依托就业扶贫数据库、就业扶贫码、就业监测分析平台,建立了“一库一码一平台”稳岗就业监测系统。这个系统帮助各部门开展精准服务,跨省“点对点”输送脱贫人口2.2万人、边缘易致贫人口人。

同时,为确保脱贫户稳岗就业,我省不断完善“二扩二贷十补贴”政策,将脱贫人口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就业补助资金补贴;给予创业担保贷款、产业扶贫信贷通扶持;实行社保、交通、扶贫车间等10项补贴政策。

一个监测体系,一套政策扶持系统,确保江西实现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稳定、劳务输出不减”目标。

扶持一批特色种养业,拓展就业空间

“我家养了猪、鸭、鹅、兔、鸡,还种了十几亩果树。依靠种养殖业,我不仅挣钱、顾家两不误,还带动一批人就业。”万载县白水乡槽岭村柏子组脱贫户刘华平在扶贫干部帮助下,从养猪入手,逐渐从养殖能手转变成创业致富带头人,连续两年盈利10多万元。

同样,在依托余干县大塘乡的大明湖万亩花海基地,以脱贫户为主组建的余干县悠趣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余户脱贫户发展苗木种植等产业,吸收55名脱贫人员就业。脱贫户不仅可以参与分红,还在基地务工,月工资近元。

为解决脱贫户就业,我省以产业兴就业,从政策扶持、保障支撑、规范发展等方面,扶持一批特色种养业。我省积极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新政策,对于5万元(含)以下的贷款,原则上仍维持全额贴息的政策不变。从规范发展上,我省制定一批特色种养业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创建一批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培育绿色食品个、有机农产品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个。

目前,我省已建成扶贫龙头企业个,带动脱贫户1.2万余户,稳定带动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户就业1.3万余人;建有带贫农民专业合作社1.17万余个,稳定带动脱贫人口或边缘易致贫户就业5.13万人;建成带贫家庭农场个,稳定带动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户就业人。

搭建六类就业平台,让有意愿者能就业

每日清晨,59岁的钟荷秀负责清理于都县岭背镇桂林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垃圾;清扫工作完成后,她又来到安置点的扶贫车间剪线头,两项工作每月能挣0元左右。“年龄大了,在外面很难找到工作,幸亏安置点有公益岗位,还有扶贫车间。”钟荷秀乐呵呵地说。

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江西在建设此类安置点时,因地制宜布局就业项目,建设扶贫车间、产业基地等,增强搬迁安置点集体和搬迁群众的“造血”功能。截至5月底,全省搬迁脱贫户配套建成扶贫车间、光伏电站、冷链仓储基地等各类产业项目个;在全省搬迁脱贫人口中,已实现就业3.18万户6.38万人,基本实现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就业。

我省在安置区做好用工企业、工业园区、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公益岗位、非正规就业组织等六类就业平台。鼓励和引导当地企业和用人单位优先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对自身就业能力弱的,采取以工代赈、扶贫车间和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提供兜底就业帮扶。

截至7月底,我省就业帮扶车间发展到个,吸纳脱贫人口2.7万人,全省公益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达16.5万人。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