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段征程让我们刻骨铭心,总有一种力量令我们激昂奋进!在建大人的记忆里,年9月15日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写下了学校发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一路风雨踏歌行,从到,建大人传承着新校区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困境中抢抓机遇,在创新中体现价值,学校各项事业得以快速发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我们开辟“新校记忆”专栏,由新校区的建设者们讲述那段激情岁月的故事,总结经验,凝聚力量,用勇气和汗水再次谱写胜利的乐章!
第一期推出原党委书记綦敦祥的回忆文章。
人物简介
綦敦祥,年3月出生,山东高密市人,研究员。年考入天津大学化工系。曾任平邑县县长、平邑县委书记、临沂地区副专员、临沂市副市长等职。年12月任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来校后锐意革新,提出了“内抓改革、外促联合”等工作方针,进行人事、教学等各项改革,在省内高校第一个完成合校工作,与山东省机械工业学校、山东建筑工程学校、山东省地质学校顺利合并。任期内克服重重困难,在济南高校第一个以土地置换方式启动新校区建设工作,并得到省市领导和校内师生的高度评价。
敢为人先,新校建设初酝酿
作者:綦敦祥
整理:王建华
(60年代,年轻教师与学生在学校门口合影)
(70年代末的校门)
年12月我刚调任建工学院的时候,大吃一惊,我没想到条件这么差。学校主校园仅亩地,有人戏言开车来学校一进门就要刹车,不然就会碰到后墙上,校园面积大大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面对的挑战太多了,年先抓的是基础建设和合校。经过我们多方努力,在省内高校中第一个完成合校,与山东省机械工业学校、山东建筑工程学校、山东省地质学校合并,为年大扩招打下基础,也为后来的新校区建设打下了基础。
(老校区最壮观的建筑——建于年的教学楼)
(老校区礼堂)
酝酿
我们着手建设校本部和黄台校区,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两地加起来教学用地也仅有四五百亩,而教育部要求生均一分地,远远不够。何况按山东省人口和高校情况,像我们这样的高校应当达到2到3万人规模。当时外省高校建设新校区也已开始,我也有“跳出去”发展的想法,但是有一个结打不开。要“跳出去”就不可能很近,起码在城市郊区。但是让老师也搬到新校区住不可能,因为小孩上学、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在郊区难以解决,因此我觉得建新校区比较难。
年12月我们考察上海大学,受到很大启发。上海大学由几个院校合并而成,城内几个校区面积很小,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他们在宝山区征地亩,投资20多个亿,完成一期工程,初步建起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新校区。我们一行被他们的气魄所震动,真是一张白纸可以画出美丽的图画!他们也介绍,为了解决建设资金,上海市政府要求他们将城内几个校区置换,换来资金投入新校区建设。老师住房暂不动,上下班靠车接车送。听他们介绍,我的思路大开,几个难题迎刃而解,我们也可以按照他们的思路建设新校区。
年初我们立即行动,在济南东部与刘志远村协商征地事宜。他们可提供亩地,价格最终谈到了4万元每亩。年5月31日我们正式给省政府报告,提出征地建设新校区的意见。当时省计委、教育厅正酝酿在彩石乡规划大学城,将济南一些高校新校区放在那儿。省里让我们服从统一规划,等候决策。然而直到年初省人代会后,才得知省里觉得建大学城投入难以解决,将此方案搁置。
(年4月20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来我校视察)
年4月20日,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来高校视察,他这次在4月16日-20日用了五天时间视察了16所省属高校,来我校已是最后一天。我们立即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向他重点汇报建设新校区的设想。我知道,如果建设新校区向省里开口要钱,那马上会被否决。我向他汇报用老校区置换建设新校区时,他插话说,山东大学也想建设新校区,但是置换这么多地谁来买,难度很大,教育部没同意,我也不同意。我给他算了一笔帐,把沿街多亩地置换,可以获得资金3个多亿,一期建设资金已解决,然后滚动发展,不要财政一分钱把新校区建设好,原话大概是“我保证不要财政一分钱,就能建设好新校区。”这句话使他很感兴趣,他分析道,建工学院现在地处繁华地带,地较值钱,建工学院又会设计、建设,建工学院的学生又广受欢迎,加上和平路这个校区既不大又没有多少像样的建筑,置换土地的方法有可行性。他当场说,这可以考虑。我接着说,可以不要财政一分钱,但政府也不要赚我的钱,我要求有减免税费的政策。吴书记说,这也是政府的钱,但要求合理。
听刘书记后来说,吴书记对我们提出的建设新校区的设想很感兴趣,认为,这才真正向他反映了实际问题,不像有些学校直接提要求请吴书记帮他们改大学校名。在车上他立即和高校工委和教育厅及省委、省政府同志商量,可以将我校提出的用现有资产置换建设新校区的设想作为驻济高校的试点。
教育厅据此指示,于年4月24日以呈阅件《落实吴官正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的意见》上报省政府,其中第七条:“就吴书记提出的以资产置换的方式新建大学校区的办法进行调研论证,并提出可行性报告,尽快论证安排山东建工学院试点问题”。这是吴书记视察16所省内高校后,教育厅在呈阅件中唯一列出的具体意见,可见我们的汇报得到吴书记高度重视。
选址
当时新校区设在何地,尚未定下来,放在什么位置才好呢?我们反复分析济南市的发展方向,认为济南向东发展可能性最大,东部地域宽阔,与章丘相连的中间地带有大片土地可供建设。现在学校靠东,在东部选一合适地点符合济南城市发展的趋势,而且交通往来较方便,便于教职工上下班,免于长途奔波之苦。
(置换图)
(校区分布图)
那时,想征刘志远村的地已不可能,邢村立交桥以西不是地价太贵就是不能出让土地,我们只好另做打算。为了将来交通便利,我们也只能沿当时的济王公路的两边考虑,只好考虑邢村立交桥以东的地段,首先联系到的是紧靠邢村立交桥东的神武村。济王公路南边有-亩地(就是现在力诺集团全部占的地方),但西部是良田,估计价格也高,东部是稍稍隆起的丘陵地,建设新校区还是可用的。当时询价时村里出价为3万元/亩,这个价是比较便宜的,我们要求买亩地,他们也同意。当时要亩地的用意是拿出一部分用作教职工宿舍用地。
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操作这块地时,当时任校办公室主任的张书明同志说,在田庄有一块地是属于三联集团的,他们有意提供给我们建设新校区。大家闻讯,都觉得这块地比神武村的好,在邢村立交桥以西更靠近城区,可能当时人们认为邢村立交桥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分界线。这块地有雪山作为依托,环境美丽,但最多提供亩地,宿舍用地只能另行考虑,价格要比神武贵。学校大部分同志同意选址在田庄。我内心还是倾向神武的,在年12月28日的党委民主生活会上我袒露了心声:“关于选址,我是倾向于神武的,一是价格低,难度小。二是有可能靠近几个大学(当时,青干院已初步定下在济王公路北边建设新校区,轻工学院准备在青干院东部征地亩,商职院准备在彩石乡征地。)长远看位置也不错,但大多数人意见是三联这块,我考虑风险大些也同意了。”
(校领导在田庄实地考察选址)
我们抓紧与三联联系。他们一直想引入一个高校,来刺激此处的房地产开发,首选是山东大学,山大领导也来看过,三联准备给山大亩地。但山大操作了一些时日,终因内部意见不同意而作罢。所以年山大展校长在我校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了这段话:本来山大最先看这块地,但因种种原因而没有成功,建筑大学见识远、魄力大,而将这块地建成了美丽的新校园。
由于山大放弃,三联知道我们在寻找新校址,就主动和我们联系。当我们双方协商成功之时,省领导也决定修高标准的经十东路,此处立即引人注目。
年5月18日,在吴书记视察学校不久,王修智书记就在《山东建工学院建设新校区实施方案》的报告上批示,同意我校征用历城区土地。
历城区领导接到王书记的批示后,非常重视我们征地事宜,派出常务副区长专门抓这件事。具体的征地事宜,由党委副书记柳文敏带领的征地小组后续办理。
原标题:《新校记忆
敢为人先新校建设初酝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