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于都县 >> 于都县经济 >> 浓浓春意满赣南

  开栏的话

  这是一片片红色的热土,这是一处处欣欣向荣的家园。

  从井冈山到延安,从江西瑞金到河北西柏坡,从贵州遵义到甘肃会宁,从赣南闽西到淮海沂蒙,从大别山到太行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深牵挂和殷殷关怀,革命老区凝聚改革力量、坚定发展信心,探索各具特色的振兴发展路径,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取得了喜人成绩。

  在地区发展巨变的雄壮交响中,在人民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里,我们读懂了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我们看到了革命老区的光明前景。

  本报今起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系列报道,记者深入老区一线,探访人物故事,反映百姓心声,书写巨大变化,展示奋进征程。

  清明谷雨之交,行走于赣南广袤乡村,目之所及,处处山清水秀、屋舍俨然,村民们脸上挂着富足的笑容。这一边,青翠的稻秧把田畴沃野染成片片新绿;那一边,白色的蔬菜大棚座座相连;远处的平缓山坡上,一个个橙柚果园起伏绵延。无尽的绿色生机,在这片土地上涌动,春意盎然。

  这是片红色的土地: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成立;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踏上长征之路。

  大半个世纪过去,斗转星移。巨变的,是老区的社会环境,是城乡面貌;而始终未变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干群同心。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村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红碑上的这8个大字,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年5月20日,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对大家说,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

  如今在赣南,有许许多多劳动者,正怀着对新时代的美好憧憬和期盼,牢记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追随着中国梦,齐心协力,行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大棚蔬菜种植的综合效益十分可观。一个大棚6.49亩,每亩可以收获富硒蔬菜八九千斤,一斤卖三至五元,一年下来收入20多万元。而且,我们每天雇请二三十个村民务工,让他们也增加了一大笔收入。”蔬菜种植能手、下潭村合作社负责人曾爱庆说。

  这个占地面积余亩的富硒蔬菜产业园,覆盖了梓山镇梓山村、潭头村、下潭村等9个村,全年蔬菜产量达6万吨,产值3.6亿元,辐射带动了周边余户农户增收致富。于都县委书记黄法说:“在梓山镇富硒蔬菜产业园示范下,我们全县23个乡镇建起了蔬菜扶贫基地个,建成蔬菜大棚面积4.5万亩,带动家农业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助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赣州市立足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向市场要空间,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带动共同富裕。“为此,我们实施了农业结构调整行动计划,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脐橙、蔬菜、油茶等产业为主导,茶叶、白莲等区域特色产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多渠道增加农民生产收入。”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晖介绍,年,赣州全市粮食稳产增产,完成水稻种植.24万亩,培育种植大户户;建成蔬菜基地26.53万亩,发展职业菜农1.3万余户,带动务工就业10万余人,蔬菜产业成为产值超百亿元的富民支柱产业。

  在赣南老区,另一个产值超百亿也更具知名度的农业产业是脐橙产业。多年来,赣州市坚持把脐橙作为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最有绿色崛起潜力的生态产业和最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来抓。目前,赣南脐橙跻身“中国驰名商标”,以品牌价值.85亿元位列全国区域品牌水果类第一,成为赣州名副其实的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农民的“摇钱树”和乡村的“振兴树”。

  近年来,赣州市尤其注重将科技创新注入脐橙品种研发、生产加工、包装仓储、品牌营销等产业链发展的各个环节,助力赣南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市建立的5G赣南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运用5G、无人机、高清视频监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字果园、精准种植、科学预警、智慧营销、区块链溯源和农事指导等六大功能,可使脐橙种植在水电方面的成本下降30%,果园每亩增产约15%,亩均增效元。“轻点屏幕便可科学管理万亩果园,脐橙产量、品质,果树整体长势都上了一个台阶。”信丰县谷山脐橙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康登明说。年,万亩赣南脐橙喜获丰收,鲜果产量达万吨,带动多万赣南老区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

  “赣南脐橙”“赣南油茶”“赣南高山茶”集体商标注册成功;宁都黄鸡、宁都辣椒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于都禾丰“兰花小镇”香飘大湾区……乡乡有产业,村村有特色,如今的赣南老区,在发展富民产业中,各地因地制宜、各显神通。

  一个村落就是一幅生态画,一片山坡就是一首田园诗。今日赣南,一幅产业兴旺、村美民富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光明日报记者胡晓军光明日报通讯员杨小安)

(光明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