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是广大民众喜爱的管弦乐器之一,在赣南地区的民家中,拥有深厚的基础。寻常百姓,他们吹奏唢呐来举办婚丧、搬迁、庆丰收、升学等的事情。遇上迎神赛会一类的大型活动,人们也邀请唢呐乐队来壮大气氛。但是,在赣南一带,最具特色的唢呐文化,当属于都唢呐。

据相关史籍记载,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魏晋时代,于都民间便有“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的说法。而在县城西南的禾丰、靖石一带则又称唢呐为“鼓手”,这种文化也被称为“吹鼓手音乐”。演奏乐器,以扁鼓和唢呐为主,以锣、钱等打击乐器为辅,民间俗称“吹打”。在当地的唢呐手中,流传着四句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冒声冒息蛮难过。”

可是,于都唢呐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史呢?

西晋末年,由于西晋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势,让周边的少数民族得势,酿成了“五胡乱华”的惨剧。北方的汉人不得不离开沃野千里的中原大地,他们“衣冠南下”,辗转千里,最终在间、赣、粤三省交界的十万大山中落脚扎根。他们自称为“客家人”,并为这里的土著人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创造出灿烂的客家文化。其中,于都唢呐则是这无数文化中,一支最为光彩璀璨的文化。

年的春节,北京劳动人民在文化宫前举行了中华青年民间锣鼓播台大赛,于都唢呐也派了代表到北京参赛。赛场上,当五十多名身穿淡黄色、橘红色的艳丽服装的哎呐手,用美妙的唢呐音乐陶醉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总政歌舞团的编导张继,他迫不及待地对着话筒大声地喊道:“请于都唢呐的代表上台。”于都唢呐的总教练谭冬长呆滞了很久,直到主席台上再三催促,谭冬长才有些木讷地走上领奖台。当张继的手与谭冬长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以及杂乱无章的喝彩声。从此,客家人的于都唢呐文化,走向了全中国。

于都客家唢呐吸收了赣南地区固有的“采茶戏”等音乐元素,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乐协调”。喷呐是客家人八种音乐中最主要的乐器,也是客家人最注重传承的一种传统乐器。于都唢呐有齐奏、对吹、吹打等多种表演方式,吹打时间能长能短,可坐可行,十分的灵活。喷呐手们还根据自己表演时总结出来的经验,编成了很多的唢呐曲牌。经过调查,传统的曲牌有近三百多个。唢呐曲调一般可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富有轻快、活泼的情调欢快的曲调,有《将军下马》、《百凤朝阳》等。悲调则深沉、低吟,令人听了忍不住地垂下眼泪。于都唢呐的吹奏手法分为“做吹”和“对吹”。“做吹”现有曲调代表是《十堂花》、《扬州调》等;“对吹”则有《公婆吹》、《斑鸠调》等情致细腻、曲调悠扬的民间小调。唢呐的吹奏方式也是大有讲究,不同的场面吹奏不同的曲调。不过,唢呐虽然曲牌种类繁多,但是吹奏时却不能出现半点的差错,否则就是砸自己的招牌。

唢呐一般来说,分为木管、铜管、铝管与锡管等种类,其中锡管与铝管在于都地区应用最广。而于都唢呐又将唢呐细分为大、中、小、“辣子”四种,大唢呐粗犷,一般在大场面用,体现出气派;小唢呐则处处体现着欢快、含蓄、优雅,就像是一个含情脉脉的少女,尽显东方的含蓄美。中唢呐则曲调高亢、激昂,像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劲势十足。“辣子”则因为音高、发音尖细、吹奏费力,所以只能做点缀、伴奏之用。

于都唢呐种类多、曲牌复杂,善于吸收各种乐器的艺术养分,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如今,在于都地区,共有唢呐乐队八百多个,唢呐手两千多人,可谓是乡乡有喷呐队,村村有唢呐手,年江西省文化厅授予于都县“唢呐艺术之乡”的称号。年6月11日于都唢呐“公婆吹”入选国家“非遗”名录。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