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www.lsdzl.com/

初夏赣南的乡村,万物竞绿、生机勃勃。5月28日,记者来到段屋乡上塘村,远处山上云雾缭绕,宛若仙境,山涧溪流穿村而过。上塘村为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有户、村民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之前村里有少量的冷水田,种的水稻还不够糊口,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赚钱养家过日子。近几年,上塘村帮扶干部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建立“党建+公司+合作社+大户+农户”模式,发展小而精的种养产业,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去年,上塘村整村成功脱贫。

01

量身定制:因人因户派活搞产业

5月28日傍晚,记者来到村里的于都县柏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泥鳅养殖基地,水塘边,正巧碰上社员肖爱明在给泥鳅喂食。只见他熟练地抛撒着鱼饲料,鱼儿立即围了过来争相抢吃。随同人员介绍说,基地的泥鳅由扶贫干部帮忙定点销往当地的水产批发市场。记者还遇到前来学艺的安徽人王罗元,他慕名来基地学习养殖泥鳅技术,准备学好技术回自己家乡养泥鳅,也来带动村里贫困户就业。

今年70岁的肖爱明依靠安居扶贫政策搬出了深山,住进了县城思源社区。肖爱民却时常辗转反侧,想趁“还干得动”做点事早日脱贫,可在城里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村里干部了解到肖爱民的想法后,便让他到村里的泥鳅养殖基地做饲养员,包吃包住,一年的收入也有几千元。“我在泥鳅养殖基地喂鱼、拔草、看水,一年也能赚到多元。”肖爱明高兴地说。除此之外,肖爱明自己还养了鸭子,一年又有元左右的收入。“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扶贫干部的全力帮扶,让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肖爱明边忙边笑着对记者说。

县民政局驻村第一书记谢陈龙对记者说,根据肖爱明家里的情况,村里因户施策,帮他家制定了脱贫计划。“他儿子在县城做水电工,儿媳妇帮人卖橱柜,肖爱明在合作社做事还顺带养鸭,全家人都有事做能挣钱。年,肖爱明一家就成功脱贫,去年全家年收入有10万多元。”

给贫困户量身定制式的扶贫办法很快铺开。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资金哪里来?省政协办公厅扶贫干部陈武良介绍,年省政协结对帮扶挂点上塘村。“根据上塘村的实际情况,村里贫困户迫切需要资金发展产业。省政协想方设法筹集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帮扶贫困户发展肉鸡养殖、豚鼠养殖等产业。”陈武良说。段屋乡乡长谢慧介绍,上塘村有5户贫困户入股村里合作社,每年有元分红,还有5名贫困村民到村里的合作社务工,每月工资有多元。

根据贫困户的特点,扶贫干部还因人施策帮扶。在摇金山上的肉鸡养殖基地,几万羽泰和乌鸡再养一个月就可以出栏了,由合作公司回收。贫困户肖东发以前养过土鸡,村里便安排他到村种养合作社当饲养员。为了减少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村里还吸纳户贫困户入股村里的肉鸡养殖基地,每年能让入股贫困户零风险固定分红元。

此外,村里还分别设置一些公益性岗位,现有保洁员、生态护林员、农田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16个,帮助一些缺技术的农民顺利脱贫。

01

多措并举:开出防止返贫“好方子”

产业兴了,村民有事做有钱赚了;乡村美了,村民心情也舒畅了。上塘村党支部书记肖耿晖介绍,目前,上塘全村农户饮水安全达%;通村、通组路已修建完毕;交通网络已实现全村全覆盖,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完善了村卫生室配套服务和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为了防止返贫,村里多措并举开出“好方子”。村里的养殖产业发展成熟了,但是种植产业还很薄弱。为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贫困户返贫,上塘多措并举发展蔬菜和水稻产业化种植。

段屋乡驻村挂点扶贫干部林晓华告诉记者,近几年,看到其他地方都在抢抓机遇实施“菜篮子”工程,发展蔬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为此,上塘村的干部急了,可村里没有地势平坦集中连片的大面积田地,怎么办?于是,上塘村在隔壁枫树村承租了50亩田地搞大棚蔬菜产业。如今,基地种着不同季节的时蔬,成为村民增收的又一来源,而在基地做事的贫困户年收入也达3.5万元。

此外,上塘村采取合作社运营模式,让贫困户参与发展水稻产业化种植。合作社为村民翻耕田地,再由他们耕种。目前,上塘村正抓紧水利设施抢修和晚稻种植产业化模式的规划。预计剔除各种成本,村里合作社从中可获利5万元,贫困户还可以分红。下屋村小组贫困户肖东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早稻共种植5亩,除去每亩投入元,每亩纯收入有元。加上给贫困户的每亩产业奖补元,全家年种植水稻收入合计元。”

看到这种情景,大部分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到村里搞养殖和种植,有种植油茶林的,有养殖肉鸽的,全村产业发展红红火火,村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上塘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村”,今年村集体经济预计可以突破20万元,村里呈现“种养能人多、政策宣讲员多、入党积极分子多”的新气象。

03

当起牛倌念好“养”字诀

“以前穷得叮当响,说话连头都抬不起。现在银行有存款10多万元,说话声音都大些。”说起村民肖贵福的变化,村里人竖起大拇指。今年54岁的肖贵福是上塘村陈二村小组村民。近几年,在村里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靠发展养殖业脱了贫,家里建起了三层的楼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5月29日,记者来到肖贵福的牛栏。一大早,肖贵福就把牛往山上赶去,记者跟在他后面,边走边和他聊开了。肖贵福说,“要早点把牛赶上山,清晨山上的草鲜嫩,牛最爱吃。”肖贵福放牛的山头上,草又密又绿,一头头黄牛正在贪婪地吃着青草。肖贵福说,很早前,他带着一家老小在外地弹棉被为生,过着流浪的生活。“浙江、新疆、广东,都去过。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弹棉被,又苦又累,还挣不到两个钱。”肖贵福回忆。

年,为了照顾两个孩子读书,肖贵福和妻子结束了弹棉被的流浪生活,回到了家里。因离家太久,回家除了种地外,肖贵福觉得很茫然,之后他又养过猪。“年开始养了两头母猪,慢慢发展到养了10多头猪。由于行情不好,自己又缺技术,几年下来还亏了近4万元。”肖贵福有些辛酸地说。没有办法,肖贵福只好让妻子到外地打工,他在家照顾两个小孩读书,每个月等着妻子将打工的钱寄回家。肖贵福甚至落魄到了连小孩在学校伙食费都交不出来的境地。“那时候,两个小孩一个月的伙食费都负担不起,每个月妻子的钱没准时寄过来,我就要到处借钱。”对于昔日的窘迫,肖贵福直摇头。年,精准扶贫政策出台后,上塘村第一时间将肖贵福纳入了帮扶对象。

年,扶贫干部找到肖贵福,鼓励他养殖本地黄牛。“考虑到肖贵福以前养过猪,有养殖基础,村里帮他申请了5万元贴息贷款,引进了17头本地黄牛。”驻村扶贫干部唐劭炜说。之后,吃苦耐劳的肖贵福相继养起了蛋鸡、鸭和鱼,不断念好“养”字诀,后来又加入村里的种养合作社。“4亩鱼塘,只蛋鸡,4亩水稻,2亩花生。”肖贵福如数家珍般对记者说,脸上满满的幸福。此外,村里还介绍肖贵福到豚鼠合作社当饲养员,每个月又有元收入。年,肖贵福不仅还清了贷款,还顺利脱了贫。去年,他家里的纯收入8万多元。“脱贫不能等靠要,凡事最终都要靠自己。扶贫干部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你一世。”肖贵福说。他还告诉记者,今年想扩大养殖规模,希望自己的银行存款越来越多,好日子越过越踏实。

04

小而精产业提升贫困户参与度

段屋乡上塘村各级干部,动脑筋想办法,因地因户因人制宜,引导村民从小而广、小而实、小而精入手,多途径发展小产业,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产业扶贫路子。如今,上塘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精气神也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这个一度以“上访户多、争贫闹贫多、懒汉多、单身汉多”的村,村民们在干部的带领下,正鼓足干劲奋力奔小康。

产业是否立得住,站得稳,能长久,关键要看扶贫产业是否服水土?是否受当地群众欢迎?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多、地少是上塘村的水土特色,当地群众在守护好这方水土的同时,各级扶贫干部想方设法将村情与贫困户增收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好生态环境,激发出贫困户的内在动力,进而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了村民的财富。

上塘村采取家家安排精准项目,户户到位精准实施的办法和措施。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劳动力状况、自身意愿等实际情况,村里建起了一批肉鸡、肉鸽、泥鳅等小养殖基地,较好地规避了风险。同时,还有人性化的关怀,对身体状况不好的贫困户,采取将其并入产业基地不参与劳动只分红的方式。并在产业基地和合作社的带动下,建立起自主经营、土地流转入股等产业利益联结形式,让每一户贫困户都能从产业扶贫中得到收益。

上塘村的成功给记者的感悟是,扶贫产业不在于小,而在于精,在于产业发展的品种多,群众有选择的余地且参与面广。产业小而精,小而灵,扶贫从输血到造血,不但把贫困户扶上了马,还让他们看到了参与或自己经营的产业有潜力和前景,好日子更有奔头。

来源:江西日报记者邹晓华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