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于都县 >> 于都县简介 >> 风卷红旗再出发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记者李旭龚莉芹曹诚平赵影)这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多少英雄儿女在这里义无反顾、血洒江山!

这是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从胜利走向胜利!

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

年10月,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

…………

血与火孕育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照亮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一步步迈进!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抗洪救灾、抗击疫情的大考中,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场上,红土地上的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不断描绘新时代红土地秀美画卷!

▲井冈山茨坪南山景区的“星火相传”主题雕塑。摄影丨江西日报记者杨继红

忠贞不渝的守望感天动地

晚霞映红于都河,渡口有一支难忘的歌,唱的是咱长征源,当年送走我的红军哥哥……

“金长哥哥,你一定要去当红军吗?”

“一定要去!”

“可我们结婚才半个月啊!”

“你放心,最多三五年,打败反动派我就回来,你一定要等我!”

“金长哥哥,你去吧,我等你!”

年11月,秋风萧瑟,落叶飘零。于都县车溪乡坝脑村,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贴着大红喜字。15岁的段桂秀含着泪水,望着21岁的新婚丈夫王金长,依依不舍。

穿上红军服,王金长将换下来的衣服郑重地放到段桂秀手中:“妹子,我走了,你要把阿妈阿弟照顾好。”

“放心吧,金长哥哥,我会的!”段桂秀泪眼朦胧。

每天,段桂秀都会来到村口,翘望远方。三年过去了,金长哥哥没有回来;五年过去了,金长哥哥没有回来……

她守在老屋,把小叔子拉扯大,给婆婆养了老送了终。

岁月如流,忠贞如铁。年,段桂秀老人岁。她用漫长的一生守护着对金长哥哥的承诺。

这年5月14日,红军后代郭湖北带着段桂秀来到于都烈士陵园,在纪念碑上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辨认。

“王金长!”终于,在纪念碑顶部,郭湖北发现了一个让段桂秀魂牵梦萦87年的名字。

“王金长?你是王金长吗?!你让我照顾好阿妈阿弟,我做到了。你说三五年就回来,可你让我等了一辈子啊!”老人扑倒在纪念碑前,老泪纵横,呜咽哽凝,“金长哥哥,你说话不算数啊!”

“送郎当红军,切莫想家庭,家中呐事务呀,妹妹会小心!”当年,多少苏区好女儿,毅然送郎上战场。丈夫这一走,留给妻子的是一辈子的分离和守望!

每当天气晴好时,97岁的李观福就会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于都河边,久久凝望。

李观福依稀记得,父亲李连兴腰上挎着驳壳枪。“威风凛凛的,很神气!”

李观福的母亲因难产去世后,父子俩相依为命。后来,18岁的丁招娣走进了这个家。一年后,部队要转移,李连兴叮嘱妻子:“我要出发了,帮我照看好伢子。”

“放心吧,观福就是我的亲伢子!”

那一次离开,李连兴再没回过家。红军长征出发时,丁招娣牵着李观福到各个渡口寻找,没有发现丈夫的身影。她见红军架设浮桥需要木料,便回家把门板拆下,送到河边。“说不定你阿爸过河时,能认出我们家的门板,就知道我们来找过他!”

苦难岁月中,观福一天天长大。年复一年的守望,已两鬓染霜的丁招娣,等来的却是李连兴牺牲的消息。

年,丁招娣去世后,李观福从老屋取下一片瓦,刻上父亲的名字,刺破自己手指,滴了三滴血在瓦片上,放进丁招娣的棺材,以这样的方式,让阿妈阿爸团聚。

在赣南苏区,当年又何止是妻送郎。父送子、儿送父、父子一同上战场、全家都去当红军的感人故事,俯拾皆是。

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于都视察时,亲切会见了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段桂秀作为赣州唯一健在的红军烈士遗孀,在受接见之列。

总书记动情地说:“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好了,一定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苏区的老百姓们。”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如今,段桂秀老人每月能领到元烈士抚恤金、元高龄补贴、元养老金,能全额报销医药费。政府还补助6万元,为她家建起了新房。

今年4月30日,段桂秀第一次来到北京。站在天安门前,老人百感交集、泪洒衣襟:“金长哥哥,我替你来看看北京,看看天安门!过去我们受尽了苦啊,现在日子过好啦,到处亮堂堂的,共产党能耐大啊!”

▲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摄影丨通讯员邹小光

红色基因的传承代代不息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长征组歌》回荡在于都河上,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慷慨激昂,把人们带到那段血与火交织的红色岁月。

长征源合唱团成立于年,以《长征组歌》为主打歌。合唱团所有演出不取分文,演员也没有任何报酬。

这是一个由红军后代组成的合唱团。他们在歌声中倾诉,在歌声中追寻。

“儿啊,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找到你继父的下落,你一定要找到他!”这是于都长征源合唱团成员林丽萍的爷爷去世时,对林丽萍的父亲留下的遗言。

林丽萍的小爷爷林罗发生长征后,北上无音讯。年,家人收到烈士证明书才知道他已牺牲。按照客家风俗,林丽萍的父亲被过继给林罗发生。

让林罗发生魂归故里,是林家人的心愿。林丽萍的爷爷寻找了几十年,未能如愿。临终,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林丽萍的父亲。

林丽萍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小爷爷的下落。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她都要到烈士陵园仔细查找。年11月,林丽萍到广西兴安演出时,冒着暴雨,在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密密麻麻的名字中仔细搜寻。忽然,一个名字跳入眼帘:林罗发生。

她跪伏在地,泣不成声地打“爸,找到了,我找到小爷爷了!”她捧起一抔被暴雨浸润的泥土,深情呼唤:“爷爷,我带您回家,我们回家!”

“我是合唱团成员余玉兰。”“我是合唱团成员钟建平,我们夫妻俩的爷爷都是红军,都牺牲在战场上。”

“我是合唱团成员梁建权,我的外公刁佛恩参加红军后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我怀着对外公的崇敬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特种兵。脱下军装后,我参加了长征源合唱团,传承外公的精神!”

…………

“我们是为这片红土地而生的,我们会永远为这片红土地歌唱!”作为红军后人,长征源合唱团名誉团长袁尚贵豪情满怀。到5月中旬,合唱团已义务演出《长征组歌》场。

4月的井冈山,草木葱茏,山花烂漫。一名阳光帅气的年轻人穿梭在茨坪革命旧址群,从容自信、声情并茂地向游客讲述井冈山的故事。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爷爷毕生的使命,而我接过爷爷的接力棒,是想让更多年轻的心灵与红色历史对话,让井冈山斗争史里的每一段故事、每一份初心能照亮年轻人的心灵!”

毛浩夫,“85后”讲解员,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原馆长毛秉华的孙子。50多年来,毛秉华讲了2万多场井冈山的故事。

年,毛浩夫从英国赫尔大学金融系毕业。在他最初的职业规划中,自己应该成为北上广深金融大厦里一名西装革履的高级白领。

年8月的一天,在南昌一家金融机构工作的毛浩夫受邀回井冈山讲红色革命史。没想到,这次“客串”,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他回到家乡,成为井冈山革命旧址的一名讲解员。

现在,毛浩夫成为毛秉华工作室负责人。他有两个愿景:利用自己留过学的优势,研究红色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挖掘新史料、新故事,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颗红色的种子。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武警井冈山中队每次新老交接时,老指导员都要带着新指导员到帮扶对象家走一趟,千叮咛万嘱咐:“无论中队人员怎么变,帮扶工作不断线!”

中队驻地拿山镇长路村中学生刘雅婷患有皮肤病,很自卑,不想上学。中队发起了“大手拉小手”活动,派大学生士兵李兴文上门帮她补课,进行心理疏导。官兵们还捐钱捐物,帮她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十年用心用情呵护,让刘雅婷走出阴霾,变得阳光开朗起来。

高考前,刘雅婷压力很大,中队指导员郑浩每天通过电话、视频给她加油鼓劲。去年,刘雅婷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脱贫攻坚、捐资助学、抗洪抢险、抗冰救灾,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武警官兵矫健的身影,哪里就会响起嘹亮的歌声。这支驻守在革命摇篮井冈山,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爱民模范中队”的队伍,无论何时,都不忘他们是红军传人,都不忘用红军精神铸造官兵信念。

▲兴国县埠头乡西霞村扶贫车间的女工在绣制党旗。摄影丨通讯员张声

心系百姓的作风永不丢失

“红井水哟,甜又清哎,喝上呀一口哟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源远流长的红井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与老百姓血浓于水的深情。

“老况,我家水泵压不出水来了。”一天晚上,省林业局驻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第一书记况小洪接到村民邓小聪的电话。

“别急,我马上到!”况小洪带上工具,骑上电瓶车,赶到邓小聪家,帮他修好了水泵。

况小洪不仅要谋划村里的产业发展,还要帮助村民解决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村民家没电了,打他电话;春耕时水管破了,打他电话;家里的牛走丢了,还是打他电话。

心里有本活地图,脑中装着百姓事。

“谢警官吗?我家菜地里有两只羊在吃菜,我们找不到羊主人。”

“我们马上过去处理!”

不到10分钟,瑞金市大柏地派出所教导员谢带金带着民警,赶到前村小组。20分钟后,谢带金联系上了5公里外的放羊人。

这是去年6月,大柏地派出所接处的一起警事。

年12月,谢带金接到调令,任大柏地派出所教导员。她提前结束产假,一头扎进新的岗位。

搜救失联的进山挖笋村民、寻找村民丢失的金首饰、上交通安全和防溺水课……大柏地共11个村,她一人就驻了7个村,家家户户都留有她的警民连心卡。“有事可报警,办事可预约”是她对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进村入户察民情,排忧解难聚民心,是人民银行兴国县支行驻南坑乡南坑村第一书记李南阳一直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

从县城出发,爬过峰峦叠嶂的高山,小车在蜿蜒曲折的山沟里摇晃了近一个小时才到南坑村。这是一个“十三五”省级深度贫困村,57岁的李南阳自带干粮铺盖来这里驻村已经6个年头了。

“爷爷,能借点钱给我们家过年吗?”李南阳驻村不久,一天经过一栋毛坯房时,一个孩子可怜巴巴地望着他。

看着孩子脏兮兮的小手,李南阳心里一酸。他走进没有装门窗的房子,与孩子父亲张瑞珍促膝谈心。原来,张瑞珍因家庭变故,对生活感到绝望,什么都不愿做,破罐子破摔。

“种点粮食吧?”李南阳对他说。

“不想种。”张瑞珍摇摇头。

但李南阳还是一次次上门,用贴心的关怀、入心的宽慰,重新燃起张瑞珍对生活的希望,说服张瑞珍把粮食种了起来。第一年,够吃了;第二年,有余粮了;第三年,有存款了。张瑞珍有了信心,主动提出把种养业扩大。

“你会什么手艺?”

“我会养蜂。”

李南阳帮他买了26箱蜂。去年,张瑞珍家仅养蜂一项,纯收入就达2.6万余元。

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如磐石

“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年1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郑重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如今,在瑞金沙洲坝红井革命旧址群的群众路线广场,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被铸刻在一面铜墙上,时刻提醒着我们: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一脉相承、坚如磐石的初心。

入夏,井冈山下马源村,茂林修竹,流水潺潺。一栋栋粉墙红瓦的民宿,隐现在青山绿水间。

谢桃民家的民宿又迎来了一批客人,他乐呵呵地忙前忙后。在马源村,像谢桃民一样的民宿业主还有40户,可同时接待人。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地处黄洋界脚下的马源村,近年来在“红色、绿色、古色”上做足文章,打造“引兵井冈”研学基地。年,马源村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参与农户户均增收3万元。

马源村以研学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车厘子、太空莲、黄桃等种植,让每家每户在产业链中都有收益。去年,马源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是年的3倍。

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马源村,正以“全域旅游、全村美丽、全民创业、全面小康”的自信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像马源村一样,今天的老区人民,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谱写出一曲曲乡村振兴的动人赞歌。

年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神山村,与全村老少共度佳节。总书记深情地说:“我对井冈山怀有很深的感情。这是我第三次来,来瞻仰革命圣地,看望苏区人民,祝老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如今的神山村,资金变股金、旧房变新房、山区变景区。年,神山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8万元。

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一畦畦蔬菜长势喜人,一批批游客流连忘返。于都县潭头村,72岁的红军烈士后代孙观发忙着接待游客。年,孙观发家负债13万元。去年,他家靠开超市、民宿和合作社分红,收入超过22万元。

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孙观发家,和乡亲们拉家常,详细了解老区人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等情况。总书记说:“只要跟着共产党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好日子就在眼前:“十三五”期间,江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六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比年翻番目标;棚户区改造开工20.42万套,居全国第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38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35项改革举措及经验做法列入国家推广清单……

巍巍井冈,漫山杜鹃灼灼若霞,像燃烧的火。

这团火,光芒四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华!

这团火,生生不息,续写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华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