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红土地升腾新“硒”望
客家新闻网刘海锋
清澈丰盈的于都河,谈不上秀美,算不上壮阔。却因长征集结出发,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声名。
翻阅历史画卷,年10月的一个傍晚,中央红军第一军团从于都县梓山镇山峰坝渡口过河,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时节如流,如今位于山峰坝渡口对岸的潭头村,已是处处生机……
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潭头村看望慰问老区人民,在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考察调研,并嘱托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
一年来,赣州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规划引领、注重政策引导,在科学测定土壤硒含量的基础上,用好、用活富硒土壤,深耕富硒品牌,让宝地苏醒、“富硒”富民。
培育富硒品牌
又是一年红五月,潭头村草木葱茏、生机勃发。在这个有着多年历史的赣南古村,黄的花、绿的果,一簇簇丝瓜藤上生机盎然。
“我们潭头村有着富硒蔬菜、葡萄、优质稻这些主导产业了,村民可在家门口就近上班,方便照顾家里,还有务工收入。”5月14日,村党支部书记刘连云欣喜地向记者介绍。
在刘连云的引导下,记者来到了村里的富硒蔬菜产业园,恰好遇见刚从大棚里出来的村民张忠华。去年,他承包了10亩大棚种蔬菜,收入相比之前稳定多了。
望着这一茬茬蔬菜长势喜人,张忠华对记者说:“感谢党的好政策,带领我们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大家的腰包更鼓了,干劲更足了!”
图为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
走进怀德农业大棚里,记者遇到了去年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过的施长国。“每每想起当时的场景,我都心潮澎湃,抑制不了的兴奋!”施长国说。
施长国是怀德农业公司的总经理。去年他们公司除了在于都3个乡镇新建千亩蔬菜基地之外,还辐射宁都、兴国、瑞金等县(市)13个乡镇。
施长国说:“今年我们要把富硒蔬菜品牌打得更响,蔬菜种植面积争取突破0亩!”
打造富民产业
5月14日傍晚,鳞次栉比的大棚里,白玉霜丝瓜在“稀土补光灯”的照射下,已经挂果。
此时的贫困户郭月华,正在层层叠叠的丝瓜藤之间,熟练地完成摘瓜、套网、装筐等工作。
郭月华是岗脑村村民,曾是蔬菜园的帮工,按每小时10元领取报酬。现在,她已经脱贫摘帽,成为其中一个大棚的承包种植人。
贫困户郭月华(右一)正在富硒蔬菜大棚内给丝瓜套网。
年5月20日傍晚,郭月华在劳作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蔬菜大棚。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了解到产业园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发展模式,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后,对此表示赞赏。他握着乡亲们的手说,共产党就是给人民群众造福的,党中央现在一门心思琢磨的,就是使我们的农民和广大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还会更好!
芝麻开花节节高的不只郭月华一家。去年12月开始,下潭村党支部副书记曾宪标和同村几个村民一起承包了号和号大棚,主要种植辣椒。
“大棚每亩地年产辣椒斤。行情好的时候,一斤辣椒可以卖到4元,现在我们种植和销售都不成问题!”曾宪标对记者说。
去年以来,梓山镇把发展富硒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进一步密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持续稳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如今,当地富硒蔬菜和富硒水稻实现扩种,与江西绿滋肴完成10万斤富硒大米认购协议签订。依托各类种养合作社、蔬菜销售公司,“产销一条龙”的富硒农业全产业链正在加速构建。
奔向全面小康
过去一年,聊起潭头村和富硒蔬菜产业园的变化,于都县经作办主任欧阳天泉有切身感受。
欧阳天泉记得一个细节,那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完蔬菜种植,登车准备离开,车门即将关闭时,他向驾驶员示意先不要关门,转头和车外的大伙说,这里有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一定要打好这个品牌,让富硒农产品在市场上更加畅销。
潭头村露出了生态田园村的俏模样。
欧阳天泉介绍说,去年以来,于都县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硒+X”的布局,推进富硒农业发展,重点打造富硒蔬果、富硒大米等富硒产业,强力推进富硒蔬菜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1个、千亩富硒蔬菜基地4个,累计建成设施蔬菜面积达3.51万亩;全县蔬菜年播种面积21.8万亩,蔬菜产量45万吨,产值约22亿元。
于都的喜人成效,是赣南大地幸福变迁的生动写照。过去一年,赣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济社会迎来高质量发展。
沿着总书记的指引,未来,赣南这块“硒”土地,必将处处奔涌着春笋向上的力量,迸发出春花灿烂的希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