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6月11日至8月18日,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本报多路记者追随当年红军步伐,深入实地采访,在艰难跋涉中用情讲好长征故事、用心凝聚长征力量、用力践行长征精神。
主题采访活动已经结束,记者们表示,今后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汇聚不竭的力量源泉
本报记者李茂颖
“金沙江流水响叮当,我们红军要过江,不怕山高路又长……”离红军长征经过云南已经过去80多年,而红色的歌谣依然在当地传唱不息。或高山或峡谷,走在红军当年征战的艰险路途上,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山高水长。
连日降雨,沿途多有塌方,辗转采访目的地,常常耗时半日之久。依靠现代交通工具尚且如此费力,很难想象当年红军凭着脚力翻越崇山峻岭,需要付出多么艰苦卓绝的体力和毅力。
这一次重新深入长征沿途各地,不仅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也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长征精神的内涵。站在皎平渡口,感受江水奔腾不息的伟力,80多年前“巧渡金沙江”的历史画面仿若就在眼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胸中翻涌澎湃。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过去大都闭塞贫困,如今在党的领导和当地群众团结奋斗下,这些地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也是长征精神薪火相传的最佳印证。
参与到重走长征路的报道,再写红色传奇,感悟力量之源,是我们重温初心、感悟初心的最好体验,也是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一次生动实践。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要通过不断增强“四力”,用好手中的笔,讲好新时代长征的故事,凝聚起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本报记者石羚
重走长征路,是为了还原历史,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伟大精神力量。
要感动读者,首先要感动自己。在桂北老山界,我们走了3个小时的山路,仅仅是路窄地滑、冒雨涉水,已让不少同行狼狈不堪。相比红军战士彻夜行军、肩扛辎重爬山的艰险,这又算得了什么?用脚步丈量历史,用真心理解英雄,文章才不会空洞。
讲好长征故事,离不开历史的“大叙事”、细节的“微表达”、事件的“深逻辑”。不了解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容易把长征故事写成架空历史的寓言。但除了艰苦的跋涉、激烈的战斗、伟大的会议外,长征途中也有过年的喜庆、行军的欢快和体育比赛的酣畅。细节,为历史的骨架增添血肉。面对“人往往会趋利避害,但为什么红军舍生忘死”“革命前途未卜,战士为什么‘跟党走’”等问题,“理想信念”固然是最重要的答案,但只有从陈树湘等铁血将领或者一个普通战士的故事出发,讲清楚理想信念从何而来、何以坚定,才能让长征精神深入时下读者的心田。
长征,记录着共产党人的初心。有同事感慨:长征沿途的很多乡镇,今后未必有机会再去,但长征这本大书,我们还需终身阅读。
走好党报人的长征路
本报记者王锦涛
“走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太阳大、云彩少,紫外线极强,刺的人眼睛生疼。站在小木桥上,脚下是腊子河,头顶是一线天。隘口宽不过10米,而弹坑密布的绝壁,却高过百米,刀劈斧削般险峻,望之令人生畏。
八十多载光阴,弹指而逝。遥想红军当年,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竟只用十多个小时,就拿下腊子口天险,撕开了一道天崩地裂的口子。“这多亏了小红军‘云贵川’。”当地红军后人和党史专家这样说,“云贵川”本是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之一,此役,他带着绳索攀上绝壁,随后战友们顺着长绳一个个攀了上去。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沿着红军当年征战的路线,行走陇原大地,硝烟滚滚的奔腾岁月中,那些闪耀着光辉的人和事,扑面而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连日采访,震撼人心。当真正走上长征路,触摸长征精神,才深切地感受到,长征就像一座灯塔,为我们带来坚持的勇气,照亮前行的道路,涤荡我们的灵魂,丰满我们的心灵。无论岁月怎样变迁,我相信,长征精神非但不会褪色,而且将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要将长征精神转换为党报人的前进动力。俯下身、沉下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让笔端表达价值,让文字承载思想。我也相信,只有走好党报人的“长征路”,才能找到我们的精神归宿和初心原点:为党立言,新闻报国。
长征路走不够
本报记者黄娴
行走山间,豆大的雨点和暴晒的烈日交替出现,每一寸皮肤都在感受烧灼和浸泡的连续轰炸;蜿蜒的山路和湍急的河流并行向前,大巴车不时急转弯和急刹车……
我参加了此次主题采访活动贵州段的行程,7天的采访行程,于那“史诗般的远征”而言,困难与艰险不值一提。但正是这7天的实地探访,让我重温历史,深受洗礼。
黎平县少寨村民吴锡焰,从小就听父辈讲红军的故事。每年雨季,他和家人都会与其他村民一道,出工出力翻修红军桥,数十年来不曾间断。问他红军给当地留下了什么?“当年红军承诺:如果革命取得胜利,我们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今,全村人都过上了好日子。”他说。
一个承诺、一片深情、一份延续永久的传承。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路采访,一路感动,有时不得不停下笔,擦拭涌上来的泪水。
职业的优势总能让记者在第一现场触摸时代变迁。“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习水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箭宇的话让我找到了此行的意义。
对我来说,再走长征路,既是新闻人践行“四力”的课堂,更是生动难忘的初心教育。
革命理想高于天
本报记者史鹏飞
在参加此次主题采访活动之前,我心中一直有一个谜团:面对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红军何以多次绝处逢生、取得最后的胜利?经过实地调研采访,我终于明白,除了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红军最有力的武器不是枪炮,而是团结。
在云南丽江石鼓镇,我们沿金沙江逆流而上,跨过“万里长江第一湾”,沿途连续走访木取独、格子、士可、巨甸4个渡口,得知当年群众将自家门板拆下扎筏助红军渡江。
革命理想高于天,团结伟力大于枪。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敌人越是将围困的“紧箍咒”念得紧,红军就越是将团结的“同心圆”画得大。毛泽东与回族阿訇秉烛长谈,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贺龙亲往藏区松赞林寺拜谒“八大老僧”……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即便在最困难、最艰苦的情况下,也严格遵守党的群众政策、民族和宗教政策。所以每每在国民党部队肆意抹黑、恃武逞强、步步紧逼时,红军将士总能通过团结群众以弱胜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经过此次主题采访活动的洗礼,我将时刻牢记党的教诲,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印象最深的三个数字
本报记者陈振凯
7月25日至31日,我参加了“记者再走长征路”四川段的采访活动。一路上,体验爬雪山、过草地,访问了多位红军后人和党史研究人员。印象最深的是三个数字:1.7公里、12名和35岁。
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叫梦笔山,如今这里开辟了一条“雪山红路”,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体验教学点。途中我出现轻微高原反应,落在队伍最后,一步一挪,边走边休息。到达海拔多米的垭口后得知,我们所爬的这段山路仅有1.7公里,只及红军长征路程的万分之一二。
亚口夏雪山上,我得知海拔多米的“中国工农红军烈士之墓”里,长眠着一个建制班的12名战士。他们集体牺牲在这漫漫征途之中,直到年遗骨才被发现。长征平均每走一公里,就有三四名红军将士牺牲。
在沙窝会议旧址,我看到一组照片。其中张闻天的一张照片上标注着“35岁”,这正是我现在的年龄,心中顿时感到莫名的震撼。
1.7公里雪山路告诉我们,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版式设计:张芳曼
图片说明:
图①:“革命先辈们在绝境中抱定信仰艰苦奋斗的精神,历经80余年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记者程远州(右)在湖北郧西县采访红军战士的后人。
杨洪霞摄
图②:“红军走过的地方,当年是何等贫瘠。如今再访故地,只见绿水青山、百姓安居。历尽艰辛,方成伟业,长征精神,代代永铭。”
记者步超走在宁夏六盘山的红军小道上。
本报记者王洲摄
图③:“编辑记者要进一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好笔端、镜头、话筒,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
记者吴姗(左)在贵州黎平县少寨采访当地村民。
本报记者周小苑摄
图④:“从地图上蜿蜒的线,到脚下坚实的路,长征走进了视野,也嵌入了心灵的原野。脚下的泥土就是勋章,雄健的笔力才是胜利。”
记者盛玉雷(右)在江西于都县采访。
本报记者马苏薇摄
图⑤:“‘坚持向前走,不能掉队。’这是一位老红军经常提及的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靠的就是这种坚持向前的精神和信念。”
记者龚仕建(右)在陕西延安八一敬老院采访。
吴超摄
图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加倍努力接续奋斗,才可告慰那些给我们创造幸福的人们。”
记者王明峰(右)在四川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渡口旁采访。
赵祖乐摄
图⑦:“红军的背影,从未在老百姓心中走远;长征精神,将永远砥砺后人前行。再走长征路,对每一位媒体人,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记者崔佳行走在重庆綦江区石壕镇的采访路上。
刘政宁摄
图⑧:“追寻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重要的是传承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路。”
记者范昊天(右)在湖北红安县采访当地党史专家。
本报记者钱一彬摄
《人民日报》(年08月23日08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