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原文标题:《江西于都:“长征源”的“新长征”》

在江西省于都县建国路上,有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客家老宅——刘次垣民居。老宅内20多个门框上,有的没有门板,有的只剩下半边门板,一些房梁也被锯下,锯痕依旧清晰可见。

87年前,为了帮助红军顺利渡河,当地百姓拆下自家门板,锯断房梁,架设浮桥帮助红军夜渡于都河。如今,当年长征渡口送别红军长征的万千火把,已化作贡江两岸彻夜闪亮的灯火霓虹。

在于都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一辆辆旅游大巴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人流不息、车水马龙。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片承载着革命荣光的红色土地,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金融的支持下,新变化和新气象不断涌现,不仅脱贫摘帽,更迈上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长征”。

移民新村的新气象

在于都县罗坳镇河坪村,有一座依山傍水而建的村庄,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楼房在青山绿树掩映下格外显眼,这里便是大桥古嶂移民新村。曾经的大桥村古嶂片区,孤独地蜷缩在海拔多米的山坳里,70%的村民居住在土坯房中,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7亩,半数以上的村民家庭处于贫困状态,薄弱的基础条件让脱贫遥不可及。

为了改变古嶂村“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状况,政府决定对古嶂村进行整体搬迁。农行于都县支行主动对接,通过“扶贫搬迁贷”产品,采取移民大循环联保的方式,解决了移民搬迁资金难题。据了解,农行为每户提供了为期3年的5万元贷款,其中,由财政贴息2年,帮助古嶂村96户移民搬迁户走出大山。

离开熟悉的故土,来到陌生的新村,生计成为最迫切的问题。“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当地政府对搬迁户的郑重承诺。新村离县城近,路也宽,房屋设计整齐划一,可以利用房屋坡顶发展光伏产业。农行于都县支行联合县政府引入“政府增信”机制,采用“政府风险补偿基金+贷款对象”方式放贷,创新“金穗光伏贷”。“我们村有40多户申请了贷款,一年下来收入有0多元钱,吃喝不愁。”村民陈佛生高兴地说。

除了光伏扶贫外,古嶂新村还大力探索发展特色农业,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帮助农户增收。以产业为基础,金融发挥所长,小额农贷、惠农e贷、产业扶贫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等金融产品充分对接,让古嶂新村的特色农业产业逐渐兴旺。“我们做到了哪里有特色产业,哪里就有金融人的身影。各项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找到致富路子,生活充满新气象。”人行于都县支行行长唐羿说。

红土地里的新“硒”望

“有了蔬菜产业,我们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只要肯努力,生活就会更美好。”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在富硒蔬菜地里找到了新的希望。

走进潭头村富硒蔬菜产业园,看着满园成熟的瓜果,村民李金禄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3年前,没有稳定收入的李金禄在“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贷款资金的支持下承包了20亩地种植西瓜,当年就实现了脱贫。尝到甜头的他不仅扩大规模,还不断尝试新品种。“种植是一门技术活,没有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再好的土地也收获不了果实。”李金禄说。

潭头村新貌

为了让农民放下心中的顾虑,镇里专门请来专业的农业企业,在当地开展科学种植试验,通过全程跟踪记录、数据分析等措施,证实农作物产量远高于常规条件下的产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农民真正相信这片土地能孕育出新希望。此外,举办富硒农业技术培训班,大力推广富硒农产品种植技术,从种子、肥料、农药和销售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于都县农商行通过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把金融服务带到梓山镇潭头村村头就地办公,为菜农们提供金融服务。农商行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为了支持蔬菜产业发展,他们创新推出了无抵押信贷产品“蔬菜贷”。“蔬菜贷”一经推出,前来服务站咨询的菜农络绎不绝。截至目前,共有个种植主体获得.4万元贷款支持,覆盖全县约亩蔬菜大棚。

昔日“增收难”,今朝产业发展好。梓山镇主打富硒品牌,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子。据统计,在梓山镇富硒蔬菜产业园,从事蔬菜种植产业实现脱贫的村民有人,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入股分红等方式辐射带动农户多户,户均增收1.5万元。

绿水青山中的致富路

年10月,中央红军星夜渡过于都河,南下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之前,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等直属机关以及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红八军团,踏着于都县祁禄山段山路,走出了一条19.34公里的红军长征小道。这条长征小道,如今成了附近村民致富的康庄大道。

曾经家里几乎没有收入来源的贫困户刘彩虹,在红军长征小道旅游资源开发后,成为了一名红色讲解员。通过向游客讲述小道沿线风貌和历史故事,刘彩虹每月可增收元。小道的“复苏”也唤醒了沿线沉睡的村庄。借旅游的东风,沿途上岭岗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配套布局特色农业产业,以旅游业赋能农业,大力发展农家乐和特色种养。于都农商行主动介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为主体,为有发展意向的农户提供最高5万元的贷款资金支持,帮助上岭岗村发展蜂蜜、红提、油茶和脐橙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

在旅游开发的带动下,长征小道沿线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仅年就投资两亿元用于景区建设和周边乡村基础设施改造,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旅游消费活跃了,金融基础设施使用率显著提升。人行于都县支行积极推进农村移动支付建设,在农村布设“助农取款点”,推广“云闪付”等扫码支付方式。年,红军长征小道吸引超过26万名游客体验红色文化旅游,带动沿线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收入0多万元,村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无论是古嶂新村、潭头村还是上岭岗村,都是革命老区于都书写振兴发展文章的缩影。在这里,一座座新村拔地而起,个蔬菜合作社带动3.3万名农户打出富硒品牌,乡村旅游遍地开花。年,于都全县接待游客近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72.6亿元。

“搬得出稳得住,产业兴旺能致富,乡村秀美宜居住”已成为这片红色热土上最生动的写照,并持续激励“长征源”于都在乡村振兴新长征路上续写出新的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