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30日电(记者王健陈雪陈颖群摄影王健陈雪)4月29日上午,记者随中宣部组织的“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行进式采访团来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富硒蔬菜产业园采访。梓山镇党委书记江文元说,于都县于年5月底和年1月,对茄子、苦瓜、豆角辣椒、丝瓜、西红柿、黄瓜、菜豆豆、胡萝卜等20余种蔬菜进行了含硒量检测,检出菜豆、辣椒、丝瓜等3种硒含量相对较高的蔬菜,其中菜豆硒含量达7微克/千克、辣椒硒含量达5微克/千克、丝瓜硒含量达4微克/千克。“根据检测结果,于都县在梓山、黄麟、桥头、段屋、罗江、禾丰、岭背、银坑、车溪等乡镇打造了9个赣州市富硒蔬菜产业基地,其中梓山、禾丰、银坑3个已推荐为赣州市富硒示范基地。”
在于都县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南区大棚内,郭月华正在熟练地修剪丝瓜秧苗。据介绍,目前,大棚以种植丝瓜为主,年产丝瓜约吨,产值可达50万元。通过梓山大棚的示范带动,园区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户投入到蔬菜产业发展的热潮中。
郭月华是于都县梓山镇岗脑村一名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她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成为岗脑村的致富带头人。
年底镇里开始发展蔬菜产业,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郭月华把自己耕种的土地全部流转给蔬菜基地种蔬菜,没有了地耕种,郭月华也闲不下来,她通过帮扶干部在蔬菜基地找到了工作,她在蔬菜大棚里做小工,每天在蔬菜大棚工作7-8小时,收入每天70-80元,回到家里还要干家务,其每年在大棚蔬菜务工收入2万余元。她转变观念,勤劳好学,经常参加县、乡组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只要她听说哪里有农业技术培训班,她都不会放弃学习的机会,哪里有农业技术培训班,哪里就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在蔬菜基地务工的同时也经常向蔬菜基地的技术员请教技术,郭月华在蔬菜基地务工的3年时间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而且还学到了蔬菜种植技术。
看到富硒蔬菜的商机,年底,郭月华与家人商量后决定自己创业种植大棚蔬菜,她找到乡村干部要求自己来承包大棚种植蔬菜,她投资五六万元承包起了蔬菜基地两个大棚,种植富硒丝瓜26亩,她利用在蔬菜基地务工时学到的技术自己种起了大棚蔬菜。
这半年来,郭月华经常泡在蔬菜大棚里手把手指导工人种植富硒丝瓜,现在她承包的两个大棚长期雇佣了七、八名劳动力务工,带动他们年增收万元。如今郭月华种植的大棚富硒丝瓜已经多次摘果,摘果五、六万斤,富硒丝瓜销往全国各地。郭月华告诉记者,目前她种植的富硒丝瓜已增收五、六万元,预计全年可增收十余万元。“家里安装了空调,购买了小汽车,孙子孙女也送到了城里读书。今后,要扩大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和种植的蔬菜品种,带动更多的农民增产增收,让大家都富裕起来。”
在蔬菜基地,记者与小伙子黎文攀谈起来。黎文是江西赣州市人,年出生,中共党员,虽然不是于都本地人,但确是在于都靠发展蔬菜创业成功的典型。
黎文告诉记者,他毕业于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年在山东寿光实习,从事蔬菜种植管理。年,了解到于都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于是决定凭借自己大学专业特长在于都创业。目前他管理种植大棚蔬菜30亩,年销售收入四十万元左右,纯收入25-30万元。
据了解,于都县年末,全县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个,总面积4.5万亩。全县以种植于都丝瓜、辣椒、茄子、苦瓜、豆角等长茬作物为主导品种,全县蔬菜播种面积22万亩,年产蔬菜45万吨,综合产值达30亿元。建成了梓山万亩蔬菜产业园1个,禾丰、段屋、车溪、银坑千亩蔬菜产业园4个。各乡镇集中连片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达亩以上,于都县实现乡镇规模蔬菜基地达亩以上的全覆盖。带动全县约余家农业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带动基本菜农经营主体约个(户),帮助约0余户居民通过劳动就业、土地流转、承包大棚等方式增收,带动约余人通过发展蔬菜产业人均增收约元。全县打造了于都丝瓜、于都辣椒等多个知名度较高的蔬菜品牌,产品远销上海、长沙、武汉、深圳、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乃至一带一路中欧市场。目前,于都县已被列为赣州市“赣南富硒蔬菜产业核”的核心区,富硒蔬菜产业逐步成型,于都富硒蔬菜品牌知名度愈发响亮。蔬菜产业已成为于都农业名副其实的首位产业。
本文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