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焘(年11月27日-年4月17日),湖南隆回人。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同为十九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清政府的重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募兵北上,与湖南巡抚呉大澄援辽抗日,在海城等地与敌多次激战,在牛庄战役中指挥所部重创日军。曾任新疆省布政使,新疆巡抚、云贵总督、陕甘总督,后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署理两江总督期间,继刘坤一、张之洞之后,实施筹建三江师范学堂,为开启近代新疆博达书院,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
戈公振(年11月27日-年10月22日),名绍发,字春霆,江苏省东台市人。中国现代著名新闻学家、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学拓荒者。戈公振的著作《中国报学史》,最早论述了中国新闻史,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泛论新闻学,开创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新闻发展史的先河,成为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文献。戈公振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第一次确立了报学史的研究是一门学问。
续范亭(年11月27日-年9月12日),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人(西社村今属定襄县),著名抗日爱国将领、诗人。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即献身于民族民主的革命事业。后在国民党任职,曾经隐退一段时间,后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山西新军。年1月15日成立晋西北行政公署,续范亭任行署主任。其后,他将主要精力用在政权工作。期间由于病情不断恶化,中共中央决定让他到延安医治。年3月离开兴县赴延安。年9月病逝于山西。
戴运轨(年11月27日-年4月4日),字伸甫,出生于浙江省奉化县,物理学家、教育家。年2月奉教育部之命,到台湾接收日据台北帝国大学,他首先将台北帝国大学改为国立台湾大学,出任教务长兼代理校长,同年8月,成立台湾大学物理系,兼系主任;年参与筹建新竹清华大学,并创建了该校原子科学研究所;年参与筹建台湾中央大学;年创建了该校地球物理研究所,出任所长;年成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出任院长;年自中央大学退休后,受聘于私立中国文化学院,任教授兼理学部主任、物理系名誉主任;中国文化学院改名中国文化大学后,任研究教授;年4月4日在台北逝世。
董其武(年11月27日-年3月3日),山西河津人。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绥远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第69军军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组织部队完成朝鲜境内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康林(年11月27日-年7月9日),江西省于都县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赣粤边游击战争、苏中七战七捷、枣庄攻坚战、鲁南、莱芜、孟良崮和淮海、渡江及解放长山列岛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防御战和其它战役战斗。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左崇义(年11月27日~年5月30日),衡阳市衡南县鸡笼镇长康村狮子山人。年4月,毅然报名参军,同年11月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南京海军预科学校学习。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混合舰一支队舰班长、舰副枪炮长、舰枪炮长、舰副舰长、舰舰长、护卫舰一大队参谋长、扫雷舰十大队队长、兼舰指挥长、海军广州基地副司令员、中央候补委员。年12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李小龙(年11月27日—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师承叶问,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他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UFC开创者、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华人演员。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补充。喜欢就点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