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和社交,本质是割裂的。

有一段日子,很流行社交,各种社交软件冒了出来。然不过几年,大部分都已听不到其名了。来的快去的也快,前几天刚好看完了许绰云老师谈《中国文化的精神》,不如简单来结合说说为什么这些所谓社交平台一直融入不了本土生活。

简而言之,现代文明不能用来修复中国传统文化,反之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却可以修补现代文明的问题。这种超前,不是在说中国文化好于现代文明,而是我们自己的精神文明所潜意识确定的,即潜移默化和民俗基因,早已决定了一切。

说来social这个词,我们总认为是西方的概念,但我更觉得更应该来自东方。从信仰来说,中国传统精神世界崇尚人治,而西方宗教文化崇尚神治;从主导人群来说,中国的社交来自民间,西方的社交来自贵族阶级;两者虽然本身就是相互补充的联系,但中国在西化的同时,却也接受了西方许多误导性的特征,从而演变为我们当前所认为的「中国式social」。

先说,中西社交的本质。可以看到,中国人的social其实一直来源于生活,更像是群居的物种,是文化、民俗的需要,而非物理需要,从院落到公寓,从巷弄到社区,我们从互相交错到各自为营,构建的集体记忆到散落飘零,人的精神如此,国家的精神文化也是如此。同时,中国人也不能接受互联网上某个人的精神引导,但更受身边人的氛围引导。

其次再说符号化。符号化说来也是西方价值观的某种印证,中国自古的认知体系是博物,泛而全,与西方的专而精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在一部东方文学巨著里发现各行各业不同的情节,甚至能从心而发、回归心处,对比西方聚焦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故事,以完成某个目标而不断练级打怪,要宽泛许多。

所以,中国的文化是精神方面的通识,而非实用性工具。从文化的细目而言,就印证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通常以为某种兴趣或某种垂类就是标签、符号,其实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诗歌文学艺术起居医药饮食本身就不可分割,世俗和文艺也不可分割。我的身边就不乏有书画诗酒茶皆通的文人,也有高歌添彩市井生活的人,我们反而可以理解为,这种精神生活更像是一种通识,而不是仅仅某种的符号。

在研读图书馆学的时候,更能发现,我们的图书乃至教育系统在民国后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现有的图书馆分类皆出自西方,所谓门目属类皆是服从上级管理,重在实用,而缺少彼此间的联系,更少了人文系统之间的关怀。

如此看来,人和文化,都在经历这种割裂、孤独的状态,却长久不自知:毕竟在古老的文化里,我们经历一年四季,又在每个节日横向将衣食住行都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本质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感应,而不是具象的某个时间刻度。

举个鲜明的例子,我们的食物有特性,有温、寒、凉、热;我们的物理有金木水火土;我们的味道有自己的分类,酸甜苦辣咸;我们的身体状态也有精气神;化学也有乾坤八卦。这其中是并行的联系,而不是生割给某一品类。

这种思维模式,也在不断现代化中变得粗钝。最后恍然大悟,那个最崇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社会,文化和文化互通的世界,竟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然现在要继续用西方的框架重新进行维系,却发现始终无力。

其实朋友圈对中国插花和日本花道一直有争议,争议点就在于日本从西方,实质是标准化了插花的流程和经验,与中国发散式的思维不同,我们常开玩笑说,拿日本花道入门,拿中国插花精通,便是这个道理。做浅了有浅的做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还是希望人们会对这类需求更有辨识,而不是盲目去顺应已有认知和习惯。

所以回到真正的中国人精神世界,真的要在现代化里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社交,还需要找回或重构适合中国人自己的联系原理。早年老有人说,文人思维去看商业,其实是迂腐了。但如今看来,中国人不懂中国人,怕也是做不好中国人精神方面的生意。因为,哪怕中国人意识不记得,但习惯和记忆会认得,可以说,是潜意识的力量了吧。

文东晋上虞

转载敬请捎上作者名,感谢

知書Darling

DarlingBook

圖/文/誌/學/藝/書/影

投稿文案合作

darlingbook

foxmai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