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中,毛主席怀着对革命事业的一腔热血,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怀着对革命事业必定胜利的坚强信念,率领部队克服着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英勇顽强地同敌人进行着周旋和搏斗……
长征路上的四渡赤水,无疑是世界战争史的奇迹,是毛主席领导我们红军取得的一个伟大胜利。但这场胜利并不像我们说的那样轻松,一个紧跟一个的转折,四渡的过程艰难曲折,正如主席所描写的雄关漫道真如铁,作为一个70后的笔者,每念到这一句不由得两眼生泪读不下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忆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率领红军主力分别从瑞金、于都地区出发,开始了壮举:长征!
当时,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撤走后,苏区的形势急转直下,瑞金很快落入敌人之手。毛泽东根据中央指示离开于都,加入了长征行列。
在行军途中,毛主席不时回头向后张望,脸上充满了依恋的神情……正走着,医院的人赶上了。他望着毛泽东大病未愈的枯黄而憔悴的面容,关切地说:“毛主席,你还是躺担架吧!你的身体还没有彻底恢复,骑在马上是不行的!”
毛主席苦笑一笑:“马尚且不愿驮人,抬担架的人就更辛苦了,我还是骑着马先走一程吧!”
“主席,你要听劝……”“医院,犯了病会很麻烦的!”毛主席说:“我感到难受时,会躺担架的。”
医院的人知道硬劝是没有用的,只得叮嘱了毛主席身边的人,要他们照顾好,尽量多躺担架少骑马。
这时,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红军队伍迤迤地行走在山谷间;路旁的山坡上,一处处站立着含泪相送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有的挥着手,有的一言不发,直愣愣地望着从他们身边走过的红军队伍。
沿于都河谷向西,转过一个山口,河边传响了民主政府宣传队的青年男女们编写的一首山歌,骑在马上的毛主席眼湿润了。毛主席知道,老百姓不想让他们离开,军民感情如此,让人动容。
入夜,赣南的山路上火把通明,行进中的几万人马拥挤不堪大部队走走停停,人们的说话声、口令的传递声、战马的嘶鸣声混合在一起,再加上临时停下来的部队就地燃起的缕缕炊烟,远远望去简直是乱了阵脚……
这时,停下马坐地休息的毛主席想起了《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被曹兵追赶、携带数万黎民百姓逃离新野县的情景,不禁感叹道:“这哪里是转移么?完全像是逃跑的样子!这样的队伍遇上敌人,还能打仗么?”
身边侯登科卷了一支早烟说:“主席,现在又不让你指挥了,你只管跟上队伍走就是了;反正现在离火线远一些,左有一军团和九军团,右有三军团,后面还有五军团压阵。”
“话不能这样讲…”毛主席也卷了一支纸烟吸着,缓缓地说:“蒋介石不会让我们走得痛快,他前面要派兵截,后面要派兵追,中间还要打我们的伏击,我们要准备打仗!”
“要打仗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旁的陈昌奉气不平地说,“要是让主席指挥第五次反“围剿”,红军也到不了今天这样。
侯登科也发牢骚说:“这还不知道走到哪一站、哪一处是头呢!”“这也太难了……”陈昌奉说,“蒋介石调集了一百多个团围追堵截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突得出去呀?”
毛主席此时的心情也很不好,但还是鼓励身边的人说:“我们都是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要有信心,不要怕困难么;相信红军总会突出去,我们总会胜利的!”
听了这样的话,陈昌奉和侯登科才不再说别的了。
接下来,红军迅速突破了蒋介石设在江西阻截红军西进的第一道防线,设在赣南的第二道碉堡工事和机枪阵地防线,设在湖南良田至宜章咽喉要冲的第三道封锁线,进人临武、兰山和嘉禾地域。
这时候,蒋介石任命何键为“追剿”军的总司令,指挥西路军和薛岳、周浑元两部所统的15个师,极力阻截红军;同时电令陈济棠率领军的大部队进至粤、湘、桂边设阵地实施截击,并命令桂军的白崇禧以5个师的兵力牢牢控制了灌阳、兴安、全州至黄沙河一线……
掌握着红军指挥权的博古、李德等人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了与湘鄂川黔边界的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基础上,强令红军“夺路西进”;红军只得兵分两路,先后占领了道县和江华,随之渡过潇河。
先头部队在广西的兴安、全州之间与设伏的军展开激战,红二师、红四师各一部渡过湘江,并迅速控制了界首至觉山铺之间的渡河点;这时,湖南和广西的敌军分两路向红军发起了疯狂的猛攻,安图夺回渡河点,阻止红军西进大敌当前,重兵“围剿”,红军的后卫部队也一路跟进,与追击的敌军展开激战。
除被红军控制了的界首至觉山铺之间的渡河点外,湘江沿岸的所有船只几乎全被敌人收缴了,面对浩浩的湘江水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要不要继续渡江和怎样渡江,一时间在红军的领导层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时间紧迫,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博古和李德这两个不懂军事的人,不顾毛主席等人的坚决反对,命令部队全线压上、强行渡江。
这样一来,一场空前烈的战斗便在湘江岸边展开了!
战斗中,敌人动用了他们在沿江一带所有可以动用的兵力,同时紧急增派了不少的飞机、大炮,集中了全部的轻重机枪,对红军实施了疯狂的轰炸、炮击和轮番扫射,妄图一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岸边;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地冲杀着、抵抗着,鲜血流淌在沿江岸边、流淌在湘江中,染红了滔滔的湘江水。
在这次湘江战役中,红军遇到敌人的重兵堵截和围击,损失惨重。虽然蒋介石设在湖南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被红军击破了,但由于伤亡太大,也促使红军的广大指战员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毛主席提出的正确路线所致,部队中大家明显要求改变红军的领导。
博古这时候也感到了责任重大,可又一筹莫展;在行军路上,他拿着一支手枪像是痛心疾首地朝自己瞎比划。骑马走在他身边的聂荣臻见了,叫他冷静点,别开玩笑,防止走火,并对他说:“这不是瞎闹着玩的!越在困难时刻,作为领导者越要冷静,要敢于负责任。”
听了聂荣臻的话,博古无可奈何地垂下枪,满脸显露出一副颓唐的神情。
这段时间,毛主席和张闻天、王稼祥一起行军、一起宿营,个人互相谈心,使张闻天和王稼祥从“左”倾领导集团中分离出来,并站到自己一边来同错误路线展开斗争。这样,由于为促使毛主席能够尽快重新指挥红军、摆脱当前的困境奠定了基础。张闻天深感后悔地说:“润之啊,早听你的就好了!”
王稼祥也感叹道:“李德是个书呆子,他有什么资格指挥红军?早就该把他抛到一边去,尽早让毛主席重新执掌兵权!不然,红军就完了……”
毛主席说:“我们共同努力吧!我相信,红军不会完!中国的革命不会完!”又说:“仗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我们不能像现在这样盲目地跑,我们要提出口号来团结部队、鼓舞军心,也要向沿途的群众和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宣传,红军不是逃跑!是为了革命!”
听了毛主席的话,张闻天和王稼祥同时为之一振,都说毛泽东的想法“好”,不仅思路对头,而且是既能鼓舞军心又能团结民众,更能唤起全国人民支持的唯一正确主张。
就在毛主席和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研究着红军将士如何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时候团结一心、革命到底的战略方针时,瑞金城里已被国民党“清剿”的部队翻了个底朝天。
一时间,红区成了白区,四处都是碉堡、铁丝网、步哨和关卡;大街小巷血流成河,城外村口人尸成堆,苏区群众遭到了空前的浩劫……
长征路上,主力部队和中央机关向西穿过湘南到达了贵州东部的黎平县境内。在黎平县城,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红军要“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否定了博古、李德坚持会合红二、六军团的错误意见,决定绕道向贵州北部前进,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正式改变战略,从而扭转了形势,开始争到了与敌人斗争的主动。
这时留在瑞金地区的毛泽覃接到苏区中央分局的命令,要他率领的部队与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率领的部队会合整编。整编后,毛泽覃被任命为福建军区司令员建议万永诚分兵进行机动的游击战争,而万永诚则主张合兵进击;结果毛泽覃的正确意见被否决,万永诚率领福建军区直辖的两个主力团在四都与敌人硬拼了场,几乎全军覆没。
毛泽覃得报,急忙率领部队把万永诚和几十名战士接应回了山林,再次劝说万永诚不能硬拼,必须进行游击战争……
就这样,长长的大部队急速前行。山陡峭,路难走,红军在长征路上极速向乌江挺近……
当地的向导说:“这里的山很险呢!我们这里有句民谣,说是“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哩!”
没有任何遮雨的雨具,只是扛着枪、背着米袋子和行装,深一脚、浅一脚,踏着泥泞冒雨前进……
好不容易不下雨了,队伍还没有走出多远,敌机又来了,人们赶紧疏散、隐蔽敌机飞离后,人们一个个已被弄得浑身泥、满脸的污浊。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红军队伍继续艰难地前进。一路上山高岭险,峰峦叠嶂;国民党的追兵虽无法追赶和“围剿”,但红军行走亦见艰难……走在山间,红军战士们互相拉扯着前行;多少草鞋底子早都被乱石磨穿了,脚上淌着血,依然不停步地攀登着;身上的衣服破了,抵御不了山间的寒风人们就扯下几片芭蕉叶或束几朵茅草裹在腰间御寒。
行进中,有战斗,也有伤亡;有饥饿、困苦和寒冷,更有意志。
年1月15日,一个重要的历史会议召开:遵义会议。会场设在老城子尹路原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官邸,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曲尺形楼房。
会上,博古作为当时的党中央书记作总结,强调指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力量强大,苏区物质条件太差,各方苏区军队相互之间配合不够,完全不承认他和李德领导的错误,反而“认为在中央军委领导下,李德同志指挥的军事路线是没有错的”;周恩来作为军委负责人作了第五次反“围剿”的补充总结报告。
当时,对于博古的报告,张闻天不失时机地代表毛主席、王稼祥和他本人,向大家宣读了一份反对“左”倾路线的报告提纲,顿时使会场变得骚动起来。接着,毛主席作了重要发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李德和博古的“左”倾错误路线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并明确指出李德“不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个“纸上谈兵”的人,同时指出博古“盲目地跟着外国人指挥棒走”,“搞得党内毫无民主作风,“压制和报复”敢于坚持正确路线的人,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先是“主观冒险,后是“惊慌失措”。
这次发言,毛主席对“左”倾错误路线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切中要害的分析批判,正确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指明了今后的正确方向,引起了会场上的一阵活跃……
王稼祥也跟着说,赞同毛泽东的意见,并指责和批评了李德和博古的种种错误做法;随后,张闻天也表示拥护毛泽东和王稼祥的发言。会议的气氛热烈起来。博古感到意外,他涨红着脸,感到无话可说;李德听李卓然的翻译,先是吃惊、后是消沉,无可奈何跷着二郎腿狠劲儿地吸烟。
此时,周恩来也起身,表示完全拥护和赞同毛泽东和王稼祥的观点,并作了自我批评。
遵义会议否定了博古所作的报告,实际上也就是否定了年以来以王明为代表的错误路线;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并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协助者,这使毛主席重新走上了指挥红军的主要领导岗位。
遵义会议,胜利地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新中央的领导,从而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为中国革命开辟了通向胜利的航程。
毛主席重新掌握了红军的军事指挥权之后,用高超的游击战术率领红军继续前进。他出奇制胜,忽进忽绕,一再回旋,使敌军迷离仿徨,摸不清楚红军的去向和动态,使红军离开遵义后纵横驰骋,在万山丛中犹如一条舞海蛟龙,再也无法抵挡和束缚。
后来,中央红军按照毛主席的部署分左、中、右三路向赤水方向进军,准备经川南渡过长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川西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抵达土城后,得知川军的“模范军”郭勋祺部尾追而来。毛泽东随即分兵,派林彪率一军团继续北上抢占赤水城,派德怀和董振堂率三军团和五军团占领土城以东西侧的高山,要给国民党刘湘的“模范军”郭勋棋部一个“下马威”………
为了打好这一仗,为北渡长江创造条件,朱德和中央红军参谋长刘伯承亲自挂上阵、全副武装地策马军中,使全军震动。红军第三、五军团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向防守在土城以东的青杠坡之敌发起了进攻;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红军一度占领了敌人的主要阵地一一银盆顶,但这时敌人赶来了大批兵,红军阵势立刻处于危急之中。毛主席发现情况有变,感到红军在局部中已处于劣势,便当机立断,派了干部团出击打乱敌人的进攻,干部团在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的率领下,一阵猛冲猛打,以其出色的战斗力迅即击了敌军。
当毛主席得到红军胜利的消息时,竟站在高地上大声地说:“陈赓行呢,可以当军长了!”
即刻,毛主席向聚在他身边的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等人提出:“原定由赤水北上,从泸州到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的计划不行了;为了打乱敌人的追击计划,变被动为主动,红军不应再与郭部恋战,作战部队和军委纵队应立即轻装,从土城渡过赤水西进,进入四川南部地带,然后集中主力部队于云南扎西。
休整后的红军兵分两路,调头二渡赤水,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战斗进行中,红军将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喊杀声惊天动地。毛主席率红军杀“回马枪”重返贵州,破了蒋介石的合围计。接着,攻占娄山关,重新占领了遵义城,取得了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仗。
至此,中央红军全军上下一片欢欣鼓舞;跟在毛主席身边的陈昌奉和侯登科更是高兴,就连长征以来一直为毛主席的安全提心吊胆的贺子珍,这时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高兴之中,毛主席挥毫写下了永世流传、气吞山河的词:
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此时,由毛主席、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中央三人军事领导小组在贵州的鸭溪、苟坝一带成立。这在如此紧张、复杂、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实际上成为了全党全军最高最主要的领导机构,也是全党全军最高的统帅部。
接着,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出其不意地三渡赤水,再次进入川南,完全打乱了国民党对红军围追堵截的方略和部署,敌人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阻击红军前进,更不知道该如何追击红军,要打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了。
毛主席趁敌人乱了阵脚、不辨红军去向之际,又大胆而巧妙地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率领部队大踏步地挥戈东进……
这时候,敌人仍在盲目地从贵州向川南“靠拢”,毛主席率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继而飞兵南渡江,佯攻贵阳,将滇军调出;又乘云南敌军增援贵阳之际,命令部分红军急速行军直插云南,威胁昆明;随后,红军主力向北急进,9天9夜巧渡金沙江而未失一人一骑,完全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长征途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主席如此用兵,可谓出神入化,旷古绝伦!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之战,充分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全军上下一片赞誉之声:“要说毛主席用兵,神了!
毛主席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是伟大的战略家和思想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中国人民的杰出领袖,伟大的统帅,英明的导师,历经曲折和坎坷,可谓步步惊心,韬略频出,是他带领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居安思危,中华崛起,我们不能少了这样的智慧、勇气和胆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