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报特派记者孙煊哲吴国强文图
经过三天的徒步,4月4日,“90后90天徒步长征路”队员们到达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时值清明,不少市民来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向英雄敬献鲜花,缅怀先烈。
清明追思,纪念碑前忆先烈
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共8.6万人集结于都,开启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为保障红军顺利突围、长征最终胜利和革命延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
清明节当天,不少游客、市民专程前来来到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追忆先烈。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象征着中革军委、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于年10月18日在此渡河出发。碑身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
“我每年清明节都会带着儿子来这里缅怀革命英雄,告诉他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要珍惜当下,奋斗未来。”土生土长的于都人周卫勇刚从老家祭祖回来,就带着孩子来这里向革命前辈敬献鲜花,年仅9岁的孩子懂事儿地向纪念碑三鞠躬。
来自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2年级的学生李羽萱和另外4名小朋友,在父母的带领下也来到纪念碑前,集体向英雄敬礼。“我们专程从赣州来的,在这里我学习到了红军不怕苦难的精神,我要好好学习,做新时代的好少年。”李羽萱在纪念碑下立下铮铮誓言。
“我们白天徒步、晚上露营,用了三天才从瑞金走到了于都,虽然也很累,但和红军战士们相比,我们的这点苦不算啥。这只是开始,有长征精神的激励,我们一定能走到陕北。”徒步团员们纷纷表示。
夜渡贡江,迈开长征第一步
年10月17日至21日拂晓,中央第一野战纵队、第二野战纵队与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中央红军将士,从于都县东门等8个渡口,渡过贡江,踏上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西侧约30米处,便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渡河旧址之一:于都县城的东门渡口。
讲解员孙煜介绍,年10月18日傍晚,中革军委、中央机关、红军总部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以及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机关就东门渡口迈开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面前看到的这条河就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要渡过的第一条河——贡江。这条河在于都县范围内,被于都人民和当年的红军指战员亲切地称为于都河。”
时下,于都河畔柳枝垂绦、芳草萋萋。滔滔的江水、低垂的乌云和远处深色的山峦把大家的思绪又拉回到了87年前。
孙煜讲到,当年中央红军渡于都河时,河面宽有多米,水深1—3米,河上没有桥,所以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依靠架设浮桥。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倾其所有,大力支援红军。沿河的老百姓都把家中的渔船全部捐献出来,先后汇集了大小船只多条,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
为了避免敌人飞机的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是在傍晚五点以后开始进行的。傍晚时分,有组织的群众就从四面八方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饭,还有的架设浮桥。红军渡河后,要在第二天凌晨六点以前把浮桥拆除,依次靠岸排开,傍晚五点以后又要重新架桥。
据统计在于都县60华里的河段上共架设浮桥5座,先后架桥、拆桥15次。
由于架设浮桥还需要大量的板材,于都沿河两岸的人民都自觉地把家中所有可用的材料捐献了出来。家家户户的门板、床板、店铺板,只要架桥用得上,就没有人会留下一块,有的老百姓甚至还把正在挂果的瓜棚都给拆了。
“当时有一位70多岁的曾老大爷,在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材捐献之后,硬是把自己准备了多年的寿材送到了架桥工地。像曾大爷这样的于都老人还有很多。”孙煜介绍,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深为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渡过于都河后,向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战前集结地前进。于20日,先后抵达仁风、祁禄山一带集结待命。
“建议你们明天到祁禄山的红军小道进行体验。”孙煜说,在那里可以真正体验到红军行军的艰难。徒步团成员们欣然答应,均跃跃欲试。完整保留下来的红军小道是什么样的?队员们又将遇到哪些困难?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