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体育名师、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小学副校长刘军,近年来多次送教下乡,通过送教下基层中的送教活动,不仅帮助许多学校建立了足球训练体系,也带动了一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广东省教研院通过设立校园足球专项课题研究、利用高频次的校园足球送教下基层暨宣讲活动,致力校园足球在思想、理念上的突破和更新,推动校园足球教学方式变革和创新,使我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步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广东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陈健生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截至目前,广东省已创建3个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6个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3个“满天星”训练营,以及广东实验中学等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所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校、41个省校园足球试点县(区)。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关键

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肖建忠看来,校园足球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足球,“校园足球是一场以足球为突破口的学校体育改革”。接受记者采访时肖建忠表示,直到现在,很多人、很多地方尤其农村欠发达地区对发展校园足球目的认识仍然不是很清楚,普遍存在重视足球技术技能教学,忽视育人的现象,“这样的做法肯定行不通,扭转这一局面需要转变观念”。

立德树人是发展校园足球的使命所在,也是校园足球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统一认识后,我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起决定因素的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校长和体育教师身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钟守权副主任说。

为帮助基层更好地理解校园足球的目的、内涵和发展路径,年以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连续在全省19个地级以上市的57个县(市、区)举行校园足球送教下基层暨宣讲活动,活动重点就是提高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体育教师对新时代发展校园足球目的、意义和路径的认识。

“广东省教研院校园足球送教下基层暨宣讲活动,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校园足球’‘为什么发展校园足球’以及‘如何开展校园足球’问题,让我们明白了发展校园足球的方向和路径,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校园足球的目标和信心。”河源市教育体卫股干部邱红说。

湛江第八中学洪杰校长说,通过校园足球带动了其他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如今学校开设了篮球、游泳等十余个项目,体育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

加强研究提高训练科学性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足球运动自身发展规律,是我们足球教育教学的依据。”肖建忠说,“但在现实中,由于缺乏对科学的敬畏和规律的把握,我省校园足球教育教学存在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表现在幼儿足球小学化,中小学足球教学成人化、专业化;在教学难度上,则表现为‘高中教学初中化,初中教学小学化’,教学中也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等问题。”

为改变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广东省教育厅从年起,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校园足球的专项研究。“从效果看,课题研究促使体育教师去思考、探索和创新,加强教学研究,对提高校园足球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李华说。

开拓思路处处都是足球场

东莞市古梅初中体育场边绿树掩映,成了足球教学和训练的“天然屏障”。足球教学和训练时,学生们带球飞奔在绿树之间,时而面对大树“急刹车”,时而突破树干射门,时而运球撞树“二过一”,不亦乐乎,欢乐的同时,技能亦得到提升。夏天,树荫下更成了学生们躲避骄阳、练习不辍的好地方。“我们鼓励体育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南方的地域优势开展足球教学和活动,不仅解决了场地不足的问题,也拓展了体育教学的思路。”东莞市体育教研员冯伟华说。

现实中,不少学校将场地设施缺乏、足球专业师资不足,作为难以开展校园足球的借口,“这都是固化思维、陈旧观念惹的祸。”肖建忠感慨道,像足球发达的南美洲国家,如巴西、阿根廷等街头足球非常盛行,随便一块街头空地或野外草地就可以踢足球了。“事实上,校园足球不只有正规的比赛,它既可以是单个技能、综合技能的教学、练习,也可以是形式多样的游戏和竞赛,不一定非要在正规的场地上进行,野外的土地、不大的树林都可以作为开展足球活动的场所。”

广州市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校长胡新桥说:“我校是典型的小场地学校,学校体育科组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探索出了一系列非常有效的小场地、缺专项师资的教学模式,助推了我校足球在普及与提高方面比翼齐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