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安亭
距离市中心人民广场逾四十公里
一家“年轻”医院内
一派忙碌的景象
市民孙先生带着七旬母亲的片子
找到骨科专家康一凡
很快落实了住院事宜
他由衷地为“家门口”的医院竖起大拇指
医院,少说也要花两小时。这回本想碰碰运气,结果不仅速度快,还遇上了专家。
医院安亭新院网络图
沪西的患者看病更加便利外
医院也为
江苏太仓、昆山、浙江湖州等
周边居民提供了优质医疗服务
在与张病床、30间手术室
仅一水之隔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24小时灯火通明
科研人员为破解肝癌的
种种秘密夜以继日
多项成果已经“反哺”临床
这里的一切
正慢慢将一位老人的梦想照进现实
吴孟超院士的雕像竖立在
医院安亭新院门诊大楼大厅入口处
●一场西迁●
墨玉北路号
占地亩的海军军医大学
医院(医院)大院内
门急诊楼、医技楼、病房楼
和康复楼、教学行政楼等
“一气呵成”的医疗用房群
汇合成一个巨大的“U”字状
医院安亭新院网络图
这同样是一次有名的“西迁”
从申城东北部的江湾五角场搬迁于此
年的这一决定
许多知情人至今回想起来
还觉得有些突然安亭院区后勤负责人颜瑄养
跟随“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全程参与新院筹建
他记得,那一年
吴孟超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成为我国医药界和上海市
获此殊荣第一人
那一年,由吴老领医院
走到了第13个年头
门诊预检台
选择嘉定安亭,是吴老亲自拍板的。
颜瑄养说,老人家觉得
这里面积足够大
同时距离虹桥更近
长三角地区的患者前来就医更加方便从“城市”到“郊区”,很多人不理解
可吴老说
加强军民融合、主动服务上海的战略决策
医院
为周边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正确选择
吴老几乎每周都坚持
前往工地监督施工进度
往往是一下了手术台就赶来
车上甚至长备一顶他专用的安全帽
弟子们曾劝老师
安医院多好
可吴老不容争辩地摆摆手
我只是一名医生,这样做不合适。
●一次转型●
吴老清楚,新院要想更好地长久发展
“一招鲜”远远不够
他提医院
医院医院
在老人的努力下
医院的
近30名普外科、肾内科、泌尿外科、
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妇科、
皮肤科专家教授
选择医院
一起“西迁”安亭
这些加盟的“强势”学科
给肝胆外科“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医院“转型”医院
年1月,94岁的吴孟超走上手术台
为病人做了新院区启用的首例手术
他带领助手成功为患者
切除了直径15厘米的右肝巨大肿瘤
那天的吴老,高兴得像个孩子
他向患者承诺
以后,每周在长海路院区
主刀四到五台手术
至少在安亭院区主刀一台手术
刚落成的安亭院区曾创国内多个“第一”
国内一医院
当时上海唯一一家设医院
国内一次性建成手术室最多的单体建筑,30间手术室全部为空气净化手术室……
经过五年的“成长”
今天的医院
安亭院区年均门诊量近20万人次
三四级手术占比
医院首位
医院在继续保持
原有肝胆外科学科优势的同时
还为沪西和江苏太仓、昆山、浙江湖州等
周边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医院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与包医院
医院
医院在内的
医院和企事业单位
建立了协作关系
颜瑄养还告诉记者
就在不久前,安亭院区
集发热门诊和负压病区于一体的
6平方米独栋四层感染病房楼项目
已通过评审
未来,医院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将进一步提升
●一种传承●
我一直记得吴老曾跟我说过的一句话:‘肝癌的问题光靠我们开刀解决不了,要靠你们做基础研究的。’吴老始终高屋建瓴地从战略上思考攻克肝癌,一贯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肿瘤分子生物学家王红阳回忆
也是在年
吴孟超联合医学界六位院士
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
关于“集成式开展肝癌研究”的报告
就是这份报告
预示着他们向肝癌的彻底预防和治疗
发起了“集团式进攻”
国家和军队给的万元科技奖励
他分文未留
全部用来成立研究基金
推动攻克肝癌的基础研究工作
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动物房
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
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的立项申请
这是继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后
立项的第二个国家级科学中心
年10月12日,项目开工了
这天,吴孟超特别兴奋
九旬老人亲自铲土奠基在中心,记者遇到了
正带领课题组攻关的李亮副研究员
他介绍,中心利用肝癌病人资源丰富的条件
开展肝炎、肝硬化向肝癌发展的
预警与预防研究
同时开展肝癌标志物筛选及早期诊断、
分子分型和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
积极为精准医疗提供有益帮助
中心研发的GPC3肝癌检测诊断试剂盒,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诊断试剂盒,医院,能为病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切实帮助。
国家肝癌科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要把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
扔到太平洋里去”
吴老年轻时的豪言壮语
成为无数后来者前进路上的明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