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

年4月29日,福建永泰音亭寺里有一位高僧病危,弥留之际,他拉着自己多年的好友磐扬大师的手说:“我对不起党,对不住人民,辜负中央委托,没有面目见中央。我死后,不要跟我的家里通信,也不要向上级反映,我死后照旧保密……”

这位高僧是谁呢?党中央又会交给一个和尚什么重要任务?他又为何到死都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呢?今天“汗青”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不平凡的高僧。

妙圆大师钟循仁

这位高僧俗名黄家法,法号妙圆。而黄家法也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叫钟循仁,在半个世纪之前他可是威震一方的我党高级干部——闽赣省省委书记。那他为什么流落到寺庙,又宁愿隐姓埋名老死深山呢。

还是让我们从他的出身来说起吧。

钟循仁,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高兴乡高湖村一个农民家庭。他祖父、父亲都是私塾先生,因为得罪了村里的地主恶霸,父亲不得不放弃学馆回到家里耕种五亩薄田养家糊口。因此,钟循仁打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对地主恶霸仇恨的种子。

年春,受北伐军的影响,钟循仁参加了乡里的农民协会,很快又在我党的领导下,带领青年伙伴组织起了家乡的第一支农民武装——高兴赤卫队,并开始带领群众积极开展抗租、抗粮、抗税、抗捐、抗息运动。

到了年春,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开辟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毛泽东来到兴国,指导成立了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年仅14岁的钟循仁被推举为赤卫队的大队长,后编入崇(贤)高(兴)游击队,钟循仁任支队长,不久游击队编入赣南红军第25纵队,钟循仁被调入地方工作,先后担任乡党支部书记、区党委书记等职务。

兴国县苏维埃干部合影,第二排左一为钟循仁

年2月,钟循仁任中共兴国县委书记。在这年9月的扩红竞赛中,他仅用10天就扩红多人,之后又在接下来3个月(10月、11月、12月)的扩红冲锋计划中,以人参加红军的成绩,勇夺全省第一名。钟循仁处处模范带头,在全县干部中培养起了良好的工作作风。

年春天,中共江西省组织全省10个县到兴国参观学习。当年兴国县被誉为中央苏区模范县,曾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高度称赞。毛泽东说:“兴国模范县,事实上是在钟循仁手上创造出来的。”给予了钟循仁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之后,中央更是不断地将他放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上。年8月,钟循仁又调任永丰中心县委书记,当年11月调新成立的粤赣省工作,并当选为省执行委员会委员。年7月,中央根据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不利形势,中央红军决定进行战略转移,为加强对赣南苏区的领导,设立了中央苏区赣南省,省委驻于都。8月初,中央任命钟循仁为赣南省省委书记,后又兼赣南军区政委。

于都,是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集结地。为保证这支拥有8万多兵力的庞大队伍尽快渡过于都河,隐蔽到达突围位置。钟循仁带领赣南省委和省军区,调集大批地方部队和民工,协助中央红军各军团在于都河上架设浮桥。经过军民日夜奋战,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在宽数百米的于都河上神话般地架起了五座浮桥,从而保证了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按计划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中央红军撤离后,于都县城于11月17日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联合政府被迫组成赣南工作团,由钟循仁任团长,在赣粤边的高山密林中开展游击战争。

红军时期的钟循仁

年12月下旬,鉴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形势不断恶化,留守苏区的中央分局决定,中央分局除项英、陈毅、贺昌三人外,其他领导均派往外地加强对游击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时年29岁的钟循仁被调往福建,任中共闽赣省省委书记。

年1月初,钟循仁动身前往闽赣根据地,由于沿途要经过敌人数个碉堡林立的封锁区。中央分局决定派出1个营的兵力护送他,闽赣省委在接到中央分局的电报后,比钟循仁仅早三个月上任的省政府苏维埃主席杨道明,带着一个连前来接应。

钟循仁带着护送他的红军沿途几经激战,到达瑞金的隘前时,身边只剩下几十个人了,幸亏杨道明带领队伍及时赶到,才得以安全抵达省委机关。

钟循仁和杨道明这两个兴国县的老乡,在这次碰面后,几乎终生再未分开。

红军时的杨道明

到了年2月,斗争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36师宋希濂部和52师卢兴荣部开始对闽赣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由于敌强我弱,红军节节失利,部队损失惨重。不得已,省委决定,省委工作团全部编入部队,一起行动。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实在太大,闽赣军区所属的4个团(12、17、18、19团)几乎全部被打散,先是17、18团与军区失联。所幸18团到了闽西碰到了红9团,两军汇合一处,成了后来的新四军二支队,这也是闽赣军区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支部队(时任18团政委钟国楚建国后,成了开国少将)。而此时跟着省委机关的只有红12团。

项英

3月上旬,钟循仁忽然接到中央分局的项英发来的一份电报,电报告知,今后分局不再用电报与你部联系,你部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地坚持对敌斗争,争取最后的胜利。不用说,中央分局此时肯定也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面对这份电报,省委工作团和军区的领导无不忧心忡忡,大家都在为这支部队的前途担忧。

见此情景,原本就蠢蠢欲动的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祜和参谋长徐江汉开始动摇。年4月初,部队到明溪的沙溪宿营时,敌52师的团就围上来了。由于战斗打响后,敌人炮火异常猛烈,加上夜幕影响,分宿溪流两岸的省委机关和红12团彼此无法联系,只能各自为战。混战中,红12团不知去向,天亮后,钟循仁派人寻找未果。

此时,省委和军区机关的身边只有少量直属部队,为便于指挥和加强部队战斗力,省委研究决定,将军区直属队与机关工作人员合编,组成赣南省新编第一团,辖三个营,宋清泉任团长。

之后,部队来到德化、永泰交接的戴云山区,刚渡过永泰大樟溪上了紫山,敌人三个保安团的兵力就围了上来。对闽赣省委最严酷的考验开始了。

一天早上,省苏维埃主席杨道明发现,仙游的一名陈姓保安团队员偷偷上了紫山,和早已有异心的军区三位领导密谈了一夜。第二天,宋清泉就派军区保卫局长杨良生下山了。当天下午,就出现了国民党仙游县保安团的一名军官带着两个兵,抬了一头大肥猪上了山的怪事。

杨道明发觉情况不对,就问彭祜:“你们派良生到仙游去联系投降吗?”彭祜支吾着说:“只是去应付一下。”

意识到问题严重,杨道明就赶紧找钟循仁商量对策,两人决定先把部队带上山,然后边转移边开会。会上,宋、徐、彭三人始终不置一词,很显然他们已经决心叛变投敌了。

闽赣省军区司令部在建宁的驻地

第二天早上,杨道明发现周围异常安静,部队驻地已不见一个人影。原来,宋清泉、徐汉江连夜带着多人的部队下山投降去了。杨道明赶紧组织省委工作团转移,但是他没有找到钟循仁,慌乱中工作团刚收拾好准备出发,彭祜就领着敌人围了上来。杨道明指挥大家且战且退,无奈敌众我寡,很快就有20多人不幸牺牲,10多人被俘,部队被打散了……

钟循仁去哪里了呢?原来,就在前一天晚上,彭祜以勘察地形,布置哨兵为由,将钟循仁骗到一个山道的拐弯处,钟突然看到前面埋伏着几个民团分子,知道上了当,于是转身拔腿就跑。叛徒彭祜对着他的后背连开数枪,钟循仁倒地不起。多年以后,被捕后彭祜供诉,是他枪杀了钟循仁。

15年后,彭祜被捕,他无耻地说:“……我指认后他们(被捕人员)被杀……被杀的还有一个姓杨的苏维埃主席。”他以为杨道明也被打死了。

但是,杨道明并没有死,他和肃反委员会主席陈长青等人在混战中跳下了悬崖,躲在了一块大岩石下面。等夜幕降临,山顶恢复了平静后,他们又悄悄地爬上山,在一堆茅草丛中,找到了满身鲜血的钟循仁,摸了摸,他还有气,并没有死,子弹只是穿过了他的肩胛和手臂。

于是,他们一起背着钟循仁朝永泰方向摸索前进。离开紫山,他们来到一个叫小白杜的村庄。杨道明找了一个当地的药农为钟循仁治疗伤口。几天后,钟循仁伤势有所好转。

这时,陈长青等人提出要回江西宜黄老家去,杨道明和钟循仁都被国民党反动派害得家破人亡,无家可归,他们只好就此分手了。

就这样,刚成立不久的闽赣省消失了。这可急坏了中央分局的项英和陈毅,他们多方派人打探,却始终杳无音信。一天,陈毅从国民党的报纸上惊悉,闽赣省委和省军区全军覆没,杨道明和钟循仁均被击毙。

陈毅

后来证明两人“已被击毙”的还有叛徒彭祜。彭祜在年被捕,被捕后的他如实供述了一切。

彭祜叛变后,并没有过上高官厚禄、衣食无忧的生活,国民党翻脸不认人,把他关进监狱,关了3年。彭祜被放出来后,加入了国民党。日本投降后,眼看全国解放在即,他又再次背叛,脱离了国民党,悄悄回到湖南老家,改名换姓躲了起来。他躲得很深,甚至他的邻居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湖南解放后,彭祜为了及时掌握国家对叛变人员的政策,就在湖南省政协谋了份工作。却不曾想,他这种自以为很聪明的自我暴露,亲手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彭祜的被捕,要归功于黄克诚。原来,年10月底,黄克诚根据中央的命令从天津市委书记的岗位上调到湖南来主持党政军大局。年,在一次会议上,黄克诚猛然看到一个工作人员非常像彭祜,尽管他改名换姓,但毕竟两人在井冈山并肩战斗多年,黄克诚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早在解放前,彭祜叛变的消息在党内已是人尽皆知。

黄克诚

但黄克诚并没有惊动他,而是先让公安机关悄悄调查。经调查,证明他就是叛徒彭祜。于是,彭祜被捉拿归案,被捕后的彭祜很快招供了一切。正是根据彭祜的供词,便将钟循仁和杨道明定为革命烈士。

宋、徐、彭这三名可耻的叛徒,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年,彭祜被审判后执行枪决;而宋清泉早在年就被项英审判后枪决;徐江汉也在解放后暴露,被审判后枪毙。

让我们把目光再回到死里逃生的钟循仁和杨道明这里。他们两人与陈长青等人分手后,开始漫无目的地向永泰西面走。不几日,来到了同安乡西安村,发现了一座叫九座寺的寺庙。

他们心想:自己人生地不熟,又身无分文,这样四处游走很难躲过敌人的追捕。不如到寺庙中暂时躲避一段时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以后再慢慢和组织联系,就这样他们就来到了寺庙。

九座寺方丈妙智法师见二人衣着破旧,形同乞丐,但又不像坏人,便给他们指了一条路,介绍他们俩到音亭寺去。

当他们来到音亭寺,杨道明惊奇地发现音亭寺的品香法师竟是一位老熟人。原来,品香法师也是江西人,祖籍玉山县。3年前,品香法师在瑞金隐居时,杨道明曾随毛泽东去拜访过他。品香法师非常博学,毛泽东非常赏识。他后来还到苏维埃政府做过客,给政府提过很多好建议,毛泽东称他为“革命的和尚”。

音亭寺

九死一生的钟循仁和杨道明在此遇到故人,心中异常高兴。品香法师也认出了杨道明,赶紧将他们迎进寺内。从此他们开始了在隐居生活,钟循仁化名黄家法,杨道明化名谢长生。

年农历七月初四,是两人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两人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音亭寺的老和尚觉音上人为两人举行了剃度出家仪式。杨道明取名磐扬,钟循仁取名妙圆。从此他们在寺内被保护了起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两人想在佛门净地找到片刻的安宁也不容易。年,活动在永泰盖洋一带的王成斌匪部,抢劫了音亭寺,不仅抢了寺庙里的香火钱多元,还把杨道明绑在树上连开三枪扬长而去。所幸没有伤到要害,但因当时子弹未取出,直到解医院动手术治疗。

年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又在到处搜捕共产党。一天福州保安团的一个警官队,协同永泰县保安队,将杨道明又抓了去,以游击队教练指控他,并将他押往福清。得知杨道明被捕,钟循仁马上逃离,他先是在德化戴云山隐蔽,后又转移到莆田广化寺。国民党特务追到广化寺追捕,所幸得到寺内僧人的保护,才得以脱险。年,他又逃往闽侯雪峰寺,直到年7月,才又回到音亭寺。

而杨道明被敌人押到福清后,严刑拷打了七次,他只承认自己当过两年红军。尽管国民党不太相信他只是普通的红军战士,但是由于他已经改名谢长生(兴国姓谢的多,当红军的也多),敌人摸不到线索,最终没有判他的刑,关了一年多又放回来了。

实际上,党也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寻找。年春,闽赣省委出事不久,活动在福建地区的陶铸支队曾经派两名便衣到寺庙中寻找他们,但因他们已经隐姓埋名,寺中长老把来人误认为是国民党的便衣,就以寺院中“没有钟姓杨姓外地人”为由,将他们打发了,他们也失去了唯一一次与上级再次联系的机会。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钟循仁他们在长时间的晨钟暮鼓、孤灯清影里,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心逐渐平静了下来。

年,由于那场轰轰烈烈运动的牵连,杨道明不得不向政府说明了身份。但钟循仁一直隐姓埋名,始终没有向外界吐露真实身份,他觉得闽赣省委的失败,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自己又出家当了和尚,辜负了中央的委托,没有脸面见中央领导,决心就此埋没一生。

磐扬大师杨道明

年,钟循仁,不幸在音亭寺病逝,享年76岁。临终前,他向自己多年的亲密战友杨道明说了文章开头的那些话。钟循仁去世后,杨道明遵守了诺言,多年未对外吐露这个秘密。

年第1期《福建党史月刊》上有一篇钟让顺撰写的文章《钟循仁之死》,这篇文章是根据国民党当年的报纸和叛徒彭祜的供诉,认定钟循仁被彭祜害死了。文章最后说:“钟循仁同志,这样一个党的忠诚战士,不幸为队伍内部的叛徒所暗算,为革命牺牲,年仅30岁。”这说明,钟循仁去世七年后,杨道明一直在信守着那个承诺。

但是,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年,这年12月30日上午,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组织部的同志和县党史办的同志一起到音亭寺找杨道明了解钟循仁的下落。

晚年杨道明

此时,杨道明的思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觉得,钟循仁已经去世八年了,自己已经80岁了,也将不久于人世,如果不把钟循仁埋没一生的真相反映出来,再保密下去,一旦自己死了,这就成了历史悬案,对党是不利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考虑到这些,他就对来调查的同志说,黄家法就是钟循仁,并讲述了他坎坷一生的传奇经历。他还将钟循仁的照片、遗书以及其他遗物一并交给了党组织。

钟循仁,这个历经磨难,在外漂泊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共产党员,终于又以这样特殊的方式回到了党的怀抱。

年5月14日,90岁高龄的杨道明在福建永泰下憏寺病逝,也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可能有人会说,一个信仰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共产党员,最终成为信仰佛教的僧侣,这种变化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出家当和尚呢?并不是因为看破红尘,而是被逼无奈,原来苏区的家乡已经不能回,与上级也失去了联系,想落户当农民又语言不通,百姓怕被牵连不敢收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了生存,只能栖身寺庙。

解放后,钟循仁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干部,辜负了党中央的重托和信任,没有打开闽赣胜利的局面,相反把闽赣根据地在自己的手中丢了,失败了。尽管责任并不全部在他,但是他认为历史证明他没有功劳。所以即便是后来胜利了,全国解放了,他们也觉得没有理由再去麻烦政府,麻烦党。这就是他们的真实内心世界。

今天我们如何来评判这段历史呢,我觉得有网友说得很好:“革命战争时期,斗争形势异常复杂,情况瞬息万变,部队打散的走散的应该很多,只要他们不是叛逃到敌方,又曾经为党为人民作出过贡献,都应受到公正的对待!”

这,也是作者的态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