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菁财资本(ID:jcziben)
本文约字,建议阅读时长5min
马未都先生曾这样总结过:在北京做早点的,十有八九都是安徽人。
其实,魔都的早餐生意也基本是被安徽人“承包”的。但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的是,做包子的安徽人则大多出自安庆市怀宁县江镇。
据统计,这个区区不到4万人口的小镇,就有近1.1万人的外出务工人员从事馒头、包子等面点行业,可谓是地地道道的馒头之乡。
和当时大多数江镇青年人一样,刘会平学业的结束就是包子事业的开端。年,刚中学毕业的他开始随姐姐外出做学徒。到了第二年,刘会平决定离开家乡前往广西南宁,以寻找更好的发展。
但后来,刘会平又听亲戚说,上海的面点生意更好做些。于是,21岁的刘会平带着元钱,毅然决然地开始闯荡上海滩。
或许当时的刘会平只是想多赚点钱,未曾想到的是,在奋斗二十余年后,靠卖包子竟然卖出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还拥有了数十亿的身价。
01
魔都最早的网红早餐店
做餐饮很辛苦,其中做早餐似乎又是最苦的,每天都需要起早贪黑。一般来讲,面点师傅需要在凌晨2点-3点就开始准备,营业时间集中在7点-10点,竞争激烈,客单价低,利润薄。
刘会平虽然有手艺也不怕吃苦,但他在上海的起步也并不顺利,刚开始不仅没赚到钱,还背上一笔不小的负债。
不过,他并没有选择退缩或抱怨,而是进行了认真反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产品不够符合上海人的口味。于是,刘会平花了一年多时间尝遍上海的特色小吃,还观察了很多街边包子铺的经营情况。
年,一切准备充分的刘会平,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寸土寸金的黄浦区南京路开出一家包子店,名叫“刘师傅大包”。
结果,凭借适口的产品、干净卫生的门店形象和绝佳的黄金地段,刘师傅大包店很快就火了。每天都差不多有小几十人排队,还是从早晨一直到晚上,堪称“古早代的网红店”。
赚到第一桶金的刘会平并没有选择小富即安,很快略显土气的“刘师傅大包”店,就升级为洋气的“巴比馒头”店,而改名后的早餐店确实也吸引了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58.html